刮痧(Skin scraping)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对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刮痧虽好,但在操作前后要注意以下问题,避免在刮痧防治疾病时着凉感冒,或造成新的麻烦。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并休息15~20分钟。以补充气阴。
5.以下人群慎用或忌用:孕妇;白血病,血小板减少者;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的人;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
中医五绝网提醒您:进行刮痧治疗时,一定要记住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
从原则上来说,局部器官是整体的缩影,局部包含了整体的全部...[详细]
12经脉和任、督2脉合称14经,是针灸、刮痧选穴配区的主要依据...[详细]
刮痧常用经穴:手阳明大肠经常用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详细]
刮痧常用经穴:督脉常用经穴 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共28穴,...[详细]
手太阳小肠经在体表的循行线,起于小指外侧端的少泽穴,沿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