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唐时期,药浴被挂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在随后的朝代应用的范围也随之逐渐扩大。
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
宋、金、元、明时期,药浴的方药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药浴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元代周达观在《真蜡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已成为当时医生和百姓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
到了清朝,药浴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清代名医辈出,名著相继刊物。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著的出现,中药药浴疗法已进入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急救广生集》又称《得生堂外治秘方》是程鹏程参考400余种医书,历经数十年精心类聚,汇萃精要而成,全书载方1500余首,共收病症约400余种,以供给临床治疗因人因病制宜。
吴尚先字师机,在精心研究历代先贤外治疗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外治法进行系统研究,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历数十年,著成颇具特色的《理瀹骈文》一书。在书中吴氏精辟的阐述了外治与内治机理统一的原则。他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不同的只是采取的方法各异而已。书中采用药浴疗法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扩大了前人应用的范围。在药浴种类上论述了洗、沐、浴、浸、渍、浇等法,对病人局部或全身进行洗浴。如沐头、洗手、浸足、浴身等。在论述如何应用外治法时,吴氏提出“外治必如内治者,必先求其本。” 即采用外治疗法,象应用内治疗法一样,必须探讨研究病因病机,确定疾病的阴阳表里,脏腑虚实。虽然从形式上看外治在体表、体外,但治则和内治并无两样,不但可以与内治法一起使用,而且可以补充内治法的不足。这些论述无疑为药浴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书中列举浴方79首。如治疗外感风热痛的桑菊祛风汤,治疗外感中风发热的大戟苦参汤;治疗风瘫的麻仁五枝汤;治疗臌胀的水鼓汤;治疗癃闭的温参通汤、开闸汤;治疗麻风的三物涤癞汤;治疗热毒下注、肛门肿痛的清肛汤;治疗妇女血瘀经闭的坤草汤,子宫脱出的回宫汤;治疗小儿胎垢的涤垢汤,治麻疹的赤柳汤;治疗赤眼的五行汤,眼痒的蝉菊汤。整理的系统实用。
清代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是清政府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在“外科心法要诀”各类方中专有洗涤方。有治疗痈疽疮疡的葱归溻肿汤;有治疗肛门瘙痒的却毒汤;有治疗脱发的海艾汤;治疗多发性疖肿的芫花洗方。更重要的是它阐明了中药外用,包括药浴疗法的治疗机理,即中药“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的理论。现代研究表明,皮肤湿度越高,它的渗透与吸收能力也越强,反之,则越弱。说明了早在清朝实践上就已认识到了中药外治的原理。
清代的外科医家祈坤撰写的《外科大成》记载了许多中药药浴方剂,为药浴在皮肤科疾病的运用作出了贡献。
清代药浴疗法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还表现在宫廷盛行药浴。
在清代宫廷秘方中,有许多沐浴方,洗头方,洗目方及其它外洗方。说明药浴疗法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在宫廷也很盛行。说明药浴疗法到了清朝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应用也很广泛,不仅一般医生掌握运用,宫廷御医也善于运用药浴疗法,而且疗效确切,而帝后嫔妃们因为药浴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舒适有效,所以乐于接受。现从中国中医研究院陈可冀编著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就收集了慈禧光绪所常用的药浴处方65个,其中沐浴方20个,浴头方16个,洗目方15个,洗四肢方7个,坐浴方4个,洗面方3个。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