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拔罐疗法的十种保健治疗作用

2016-02-23 21:42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拔罐疗法的十种保健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六腑为中心,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使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并通过精、气、

拔罐疗法的十种保健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六腑为中心,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使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实现整体的生命活动。拔罐疗法正是遵循中医理论,在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及针灸腧穴学说等的指导下,随罐具,操作方式、穴位选择、配合治疗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活血行气、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不同疗效,从而可使充斥于表体、经络、局部的病灶,乃至脏腑中的各种治病因素,得以祛除,使失调的脏腑功能得以恢复,最终是疾病痊愈。综合历代医家关于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于理论知识,拔罐疗法的保健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1.调整阴阳

人体的什么活动,正是由于阴阳双方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正是这种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才 保持了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脏腑的省里功能,即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因某种原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机体便会发生疾病。黄帝内经中提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载;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所以调理阴阳,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就成为治疗的关键。拔罐调节阴阳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与其他方法配合应用来实现的。例如;拔关元可温阳散寒,拔大椎可以清泄阳热。再如脾胃虚寒引起的泄泻,可取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阴脾经的穴位及背部俞穴,如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等,并在拔罐前后配合灸法,以温阳散寒。阳肝上亢或肝火上炎而引起的项背痛、头痛、高血压等,则可取大椎穴,用三棱针刺血后加拔火罐,以清泄肝阳之热。诸如此类,通过拔罐治疗,使机体的阴阳之偏胜、偏衰得以纠正,促使阴阳转化,达到阴阳平衡,某些脏器之功能得以调整。


2.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系统似网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体,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承担着人体五脏、六腑、四肢、 百骸、五官、九窍的气血运行与输布、濡养、联络、调节的作用。经络不仅把气血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去,而且使人体内外、上下、左右以及各个组织器官之间,保持着有机的密切合作、协调与平衡。若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产生种种病变。拔罐疗法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 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负压吸引作用,在脏腑经络气血凝滞或经脉空虚时,引导营卫之气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衰弱的脏腑功能 得以振奋,鼓舞正气,加强驱除病邪之力,从而使经络气血恢复正常,疾病得以祛除。临床常用的循经拔罐法、走罐法及剌络剌血拔罐法等,均有明显的疏通经络作用。

3.调整气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经络之气逆乱,营卫气血的运行被阻,则发生痿痹等病。寒则气凝,淤则气滞,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淤。由于寒、气、血的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气滞血淤之病变。拔罐疗法则从其穴前导之,或在对应之穴施术,使所闭之穴感受到刺激,循经传导,则所滞之气血 亦缓慢通过其穴,而复其流行,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增强体质的作用。拔罐又通过吸拔、温通作用,促进血液流动,使人体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活血行气的作用。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4.化淤散结

血淤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血淤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淤塞不通,内脏癥积,以及淤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 拔確作用于肌表,通过对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产生负压吸引作用,可使血活气通, 游血化散,经络气血通。

5.温经散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胜则阳病”,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气化作用’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寒性凝滞,收引主痛。凝滞即凝结、阻塞不通之意,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痹阻;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可使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出现气血凝滞、血脉挛缩而头身疼痛、脉紧,筋脉拘急而肢体屈伸不利或冷痹不仁。火罐对皮肤的温热刺激,使体内寒邪得以拔出体外,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的双重治疗功效。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