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外气疗法练气的要素有哪些?气功外气疗法练气的要素主要分姿势、呼吸、意念三个要素,让我们与您共同学习一下:
一、姿势 姿势又叫调身、身法等。初练静功或动功的人,掌握好正确的姿势,至为重要。
练功的姿势,从总的方面来说,大体可有坐、卧、站、走四类。静功锻炼常用坐、卧、站式来锻炼。动功常用站与走来进行锻炼。练外气疗法除正式练功时要摆下一定的姿势锻炼外,在日常的行、住(立)、坐、卧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练功。
(一)坐式:
1.平坐式:端坐在宽平的方凳上,两足平行踏地,距离与肩相等,膝关节屈成90度,身体端正,大腿和躯干亦屈成90度。手心向下轻轻放在大腿上,两肘自然弯曲,头端正,下颌微收,腰背正直,垂肩含胸,口眼轻闭,舌抵上腭。
2.盘坐式:两腿交叉盘起,两足放在腿下,稳坐于床上。臀部略垫高一些,身体略向前倾,两手相互轻握(左手在上,右手拇指掐左手子文,左手拇、中指相结合),成子午诀式,置于腹前,上半身姿势同前。或两手在胸前合掌,成佛掌式或两手自然放于两膝上,成金刚式。
(二)卧式:
1.侧卧式:侧身卧于床上(左右侧卧均可,一般采用右侧卧),身成微弓形,头略向胸收,平稳着枕,口眼轻闭,舌抵上腭。下侧的手仰掌置于枕上,高低以舒适为宜。上侧手掌覆盖于下侧手掌上,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放在下侧手掌小、无名、中、食指的掌指关节横纹上,拇指自然合于下掌虎口外侧;或者上侧上肢,自然放于躯干上侧。下侧小腿自然伸直,上侧的腿自然弯曲,放在下侧腿上。
气功外气疗法练气的要素第 2 页有哪些?气功外气疗法练气的要素第 2 页主要分姿势、呼吸、意念三个要素。
2.仰卧式:全身平卧床上,面朝天、头正,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平放身旁或相叠于腹部(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轻闭口眼,舌抵上腭成叠掌式。
(三)站式:两脚左右分开,间隔与肩同宽,头端正,腰直、含胸,膝松,两臂抬起微曲,手指自然张开,在胸前或小腹前作抱球状成站桩抱球式;或两手在胸前合掌,成站桩佛掌式;或两手下按,成站桩下按式;或右(左)仰掌,左(右)手竖掌掌根对准右手掌尺侧之中点成站桩方圆式;也可两手放于小腹部相叠。口眼微闭,舌抵上腭。
(四)姿势锻炼的要领:对于练功姿势的要求,明。高濂《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说:“厚铺坐褥,宽解衣带,端正直脊,唇齿相着,舌柱上腭,微开其目,常视鼻端。”练功的姿势虽然很多,但是都有一个总的要求,就是:
1.宽解衣带:只有宽解衣带,才能使经络通畅,气不留滞。
2.头如顶物:或称为悬顶,就是头要端正,下颌微收,有一种微微上顶之劲,这样颈部才能放松端正。
3.沉肩垂肘:就是两肩放松,两肘下垂,不可用劲挺紧。
4.含胸拔背:就是脊要直,不可随意弯曲,或依靠他物。在脊直的基础上胸要内含。
5.舒腰松腹:腰腹是练气、运气的重要部位。腹为练气之炉;腰为肾之府,命门之所在,经脉运行之要关。腰腹放松而不懈怠,才有助于练气和气的运行。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气功外气疗法练气的要素第 3 页有哪些?气功外气疗法练气的要素第 3 页主要分姿势、呼吸、意念三个要素。
6.收臀松膝:臀微收则脊能直,膝松则能通达足三阴三阳之气。
7.五趾抓地:站式脚要平铺于地,五趾紧抓于地,使身体稳如泰山。
8.两目垂帘内视:轻闭两眼,内视所练之气或行气之处。《阴符经》说:“机在目。”《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目为练功之要窍,目不乱则神可收,即断幻觉,又断阳光。目欲闭而不紧,紧闭则光黑过暗而昏;不闭则神露过明而弛。
9.塞兑返听:塞兑,是轻合其嘴,不可咬牙,紧缩。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返听则是使听觉归于自身以断外缘。
10.舌抵上腭:又称“舌柱上腭”,“柱舌”等。是舌自然的轻轻抵于上腭,使任督两脉交通。练功达到一定程度,舌抵上腭之力自然加大,而后缩,那是功夫进展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不要故意追求。
二、呼吸 呼吸,又叫调息、息法、吐纳等,是气功锻炼的重要一环。古人特别注意呼吸的锻炼。在古代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众多的呼吸锻炼的名称。如:服气、食气、进气、咽气、行气、采气等等;也有很多呼吸的方法,如上息、下息、满息、冲息、持息、长息、深息等。根据我们练气的需要,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减肥药浴一直是减肥人士的宠儿,既能减肥又能养生。 1.精油窈...[详细]
外气疗法与推拿针灸的关系。著名的气功家、中医学家周潜川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