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真气运行法功法及应用

2016-02-24 01:51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功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本功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的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功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本功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的练功方法,整理编创而成。该法的核心部分是“五步功法”。具有简单易行,不易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等特点,是一套简便易行的贯通任、督两脉的方法。如能依法练功,可起到还精补脑、延缓衰老和防病治病作用。

  一、功法

  (一)姿势

  有行、立、坐、卧4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要求头顶如悬,闭目内视,耳听呼吸,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保持从容自然。

  (二)呼吸

  其特定呼吸法是鼻吸鼻呼和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因为只有通过呼气运动,才能推动真气下入丹田。

  (三)意念

  1.呼吸注意心窝部

  (1)先将练功条件准备好,即缩小视野,注意鼻尖少时,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气,勿使闻声,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顺其自然。再呼仍如前法。练习一定时日后,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这也是排除杂念的好方法。如果还是杂念纷扰,可用数息法,直至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有条件可安排固定的时间,养成习惯,对静心很有帮助。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功。

  (3)练功3~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10天,心窝部有温热感,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为第二步气沉丹田打好基础。

  操作提示:注意心窝部时,意念要放松,不要太执著。如果杂念太多无法进行意守时,可采用数息法,待杂念减少后再改为注意心窝部。

  通过第一步的练习能使心火下降,振奋脾阳。凡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者,可收增加食欲之效。

  2.意息相随丹田趋

  (1)当第一步功法做到呼气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呼气向下延伸,一步一步自然地向小腹(丹田)推进。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5分钟或半小时,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3)练习一段时间后,呼气时会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这是胃肠功能增强的表现。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操作提示:以意引气由心窝至下丹田时,用意要慢,慢慢将热气引向丹田,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发生不适。

  练习此法能使脾胃功能得到增强,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得到改善,一般可增进食欲,改善大小便异常现象,对慢性结肠炎有良好效果。

  3.调息凝神守丹田

  (1)当第二步功丹田发热后,即可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要再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过大,耗损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自然,意守丹田,文火温养。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30-40分钟,或更长一些。这一关是培育丹田实力,为积气冲关打好基础。需40天左右方可充实有力。

  (3)此阶段小腹发热明显,再经10数日形成“气丘”,随功夫增长,气丘也越来越大。待小腹充实,有足够的力量,即向下游动,有时阴部发痒,会阴跳动,或四肢、腰部发热等,这些感觉可因人而异。

  操作提示:此法只需将意念放于丹田处,不再关注呼气往下送。

  能使任脉通畅,心肾相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以及内脏功能协调,故阳痿、月经不调、大小便异常等病症可有明显好转。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4.通督勿忘复勿助

  (1)经第三步功丹田充实后,真气即经过会阴沿督脉上行。上行时,意气相随,勿分散注意力(勿忘)。若行至某处停下,也不可强行导引(勿助)。上行的快慢是由丹田中积蓄的真气的力量决定的。若实力不足,急于“通关”,强加导引,便会犯“拔苗助长”的错误,应顺其自然。如果上行至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便可通行。

  (2)每天可酌情增加功次,每次时间也应延长至50~60分钟。大多数人经1周左右可通督脉。

  (3)通督脉的反应因人而异,有的片刻就通过了,力量很猛;有的须经数小时或数天;有的行行住住;有的直冲而上。项背强急,环头拘紧,这是通督脉必有的反应,不必疑虑,应自然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

  操作提示:真气充足,吸气稍用意令真气沿督脉上升,呼气沿任脉下降循行一周。若通关不过,行至某一处停下,不要强行用意引气,需重新意守丹田,待真气充足再运行周天。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