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2016-02-24 20:22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中医 辨证分型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中医 辨证分型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总死亡率为5%~10%。根据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腹痛的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胁痛”、“膈痛”、“腹痛”、“胃心痛”等病证范畴。重症胰腺炎多表现为腹痛、呕吐、便结、黄疸等症状,属于中医“结胸”、“厥脱”、“阳明腑实证”等范畴。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肝郁气滞:脘腹胀闷疼痛,痛及两胁,阵阵加剧,低热、口苦、嗳气干呕,善太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法方药]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味,主要药物:柴胡、醋炒陈皮、川芎、枳壳、芍药、香附、炙甘草。临证可加郁金、川楝子、元胡增强理气止痛之力,加黄芩、蒲公英行清热解毒之功。若腑气不通,腹胀甚者,以枳实易枳壳,并加厚朴、大腹皮以行气止痛。肝郁化火明显者,见口苦咽干,头痛目赤加栀子、丹皮清肝泻火。呕恶明显者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加法半夏和胃降逆止吐。

  胃肠热结:脘腹胀满作痛,牵及腰背,按之痛甚,高热烦渴,大便干结,呕吐剧烈,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沉实或弦滑数。

  [治法方药]通腑泻热,理气止痛。大柴胡汤加减,主要药物: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白芍、大黄、生姜、大枣。若燥结明显,症见便秘干结难解,加芒硝冲服,软坚散结。若腑气不通,腹痛腹胀剧烈,加厚朴、川楝子等行气止痛。


  胆胰湿热:中上腹胀痛,身热不扬,渴不欲饮,口干而黏,恶心呕吐,周身困重,或见黄疽,口苦口腻,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方药]清热利湿,散结止痛。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黄芩、栀子、通草、当归尾、生地黄、生甘草、柴胡、车前子(包)。若头闷重、呕恶明显者为湿困脾胃,清阳不升,加藿香、白蔻仁化湿和中。若黄疽较深为湿热蕴阻、肝胆疏泄不利,加金钱草、茵陈利胆退黄。

  热毒蕴结:上腹部剧痛,拒按,烦躁高热,呕吐频繁,吐少量血液,可见皮肤瘀斑,便结尿黄,舌质绛,舌苔黄或灰黑,脉滑数。

  [治法方药]清热凉血,解毒散结。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主要药物: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黄、赤芍、牡丹皮。若呕血多者,为热毒炽盛,热伤血络所致加生地榆、白茅根、三七粉凉血止血。若瘀热甚而发黄者加茵陈、大黄荡涤邪热从二便而出,增强清热祛瘀作用;高热烦躁神昏者,为热毒内陷、蒙闭清窍,可送服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中医 辨证分型

上一页[1][2]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