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中医辨证治贫血

2016-02-24 20:57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中医辨证治贫血 气血亏虚型:症见面色无华或萎黄,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眠差,神疲乏力,手足发麻,女子月经量少或推后,舌淡,脉细弱。多见于久病、失血及妇女产后或月经

中医辨证治贫血

  气血亏虚型:症见面色无华或萎黄,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眠差,神疲乏力,手足发麻,女子月经量少或推后,舌淡,脉细弱。多见于久病、失血及妇女产后或月经过多者。治宜益气养血,健脾养肝。可选四物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味,常用方药:黄芪20克,当归、熟地黄、白芍、制首乌、枸杞各15克,川芎、白术各10克,炙甘草6克。成药有四物颗粒、当归补血丸、归脾丸等。

  脾胃虚弱型:症见体质羸弱,面色萎黄,口唇色淡,爪甲无华,纳差,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腻,脉沉细。多见于慢性胃肠病患者及妇女、儿童。治宜健脾和胃,益气养血。可选香砂养胃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常用方药:党参、黄芪、茯苓、当归、鸡内金各15克,白术、陈皮、半夏、木香各10克,砂仁(后下)、炙甘草各6克。成药有四君子颗粒、人参健脾丸、启脾丸等。

  脾肾阳虚型: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唇甲色淡,周身虚浮,腰膝冷痛,便溏或五更泻,小便清长,舌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多见于久病及老年人。治宜益气健脾,温补肾阳。可选实脾饮合四神丸加减,常用方药:黄芪、茯苓、菟丝子、鹿角胶(烊化)各15克,制附子(先煎)、白术、大腹皮、厚朴、补骨脂、当归、木瓜各10克,肉桂、炙甘草各6克。成药有桂附地黄丸、右归丸、四神丸等。

  肝肾阴虚型:症见唇甲色淡,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咽干口燥,胁肋隐痛,五心烦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多见于久病及老年人。治宜滋养肝肾,养血清热。可选杞菊地黄汤、四物汤、二至丸化裁,常用方药:熟地20克,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山茱萸、山药、枸杞、牡丹皮、茯苓各10克,炙甘草6克。成药有杞菊地黄丸、大补阴丸、左归丸等。

  必须说明,贫血多为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在辨治贫血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方可取得好效果。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