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机理——传递信息和能量
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组成世界的各种要素,主要有物质、能量、信息三大类,物质与能量可以互化,信息依靠一定的物质传导,又不同于物质的物理化学功能。因此,物质、能量、信息互相关联,但是又不相同。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与组成世界的这三大要素有关,不能只强调某一种。
内服中药发挥作用靠化学物质
定性定量的化学分析,是衡量西药的主要方法,在世界范围内被看作是金标准。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药,有很多成就,也有很多困惑。因为内服中药复方之中,包含着很多化学物质,而不是单一化学成分。即使是一味中药,也包含着很多化学成分,中药复方汤剂的化学成分就更复杂。
比如,中药煎煮之后,有些化学成分被煎出来,有些没有煎煮出来。煎药前的炮制、煎药时的压力、温度、浓度、时间都影响化学成分的析出。煎出来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新物质。因此,用化学分析定性定量的手段,研究中药的化学物质组成,是十分复杂的工作,其结果难以重复,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按照“质量可控”的要求,中药多组分的化学元素不容易定性定量,所以大多数中药尽管来自天然生物进化,但是大都被当作初级的药品,被看成是质量不高的物品。
中药与西药单一靶点给药不一样,由于其化学物质十分丰富,属于“整体组合效应”,这为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和“中药西药化管理”带来许多烦恼。
但不管是怎样依据中医传统理论和辨证论治,以及中药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中药内服发挥药效终归是靠化学物质来起作用的,这一点,中医界内外都是公认的。
当然,中医的治疗特色绝不限于内服中药。比如,内病外治、杂合以治等,就更不适合用定性定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来衡量了。
外治作用机制是能量和信息的传递
中医外治方法很多,探索其发挥作用的原理,过去常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但是,即使是外用中药膏药、熏洗,其原理也和方药内服不一样。
尽管外用中药可以透皮吸收,血液里也有“化学物质作用”,但是,外治药用药量一般都很小,吸收之后血药浓度远远达不到内服药的标准,因此,不能仅仅从化学药物对人体的影响进行研究,而是要从外来能量、信息对人体的影响,揭示外治法的作用原理。
大家知道,针灸治病的作用原理,不是刺入人体的金属异物直接发挥作用;按摩、烤电、磁疗也没有物质的转移,传递的都是能量;心理治疗靠语言交流,与物质、能量作用于人体都不一样,依靠的是信息。
中医内服、外用虽然都能治疗疾病,其原理却不一样。所以,不能只用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中医外治法的原理。
每一个细胞膜上都分布着很多受体,只有水分可以通过水通道自由出入,其他的化学物质,无论分子大小,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都必须经过载体蛋白的受体进入细胞。但是,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则不是这样的。放射线、磁力线、电磁波、声波、热力对于人体的影响方式与内服药物不一样。人的情绪变化对于健康的影响,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与化学物质的直接作用,能量的传递都不一样。
因此,针灸、按摩、拔罐、气功导引、音乐疗法、穴位刺激、心理调节治疗等丰富的外治疗法,难以用“物质相互直接作用”进行解释,这是生命整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问题,其体内的具体过程,是机体参与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互相转化,其机制是非常复杂的。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中医是道术并重的国学,假如只有“道”而没有可操作的实用技术,就不能把治病救人落到实处,容易成为“坐而论道”的空谈。
《素问·举痛论》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验)于已。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实验证明,通过针刺的不同手法,可以使人体脑部的内啡肽、强啡肽、类啡肽等“类吗啡样物质”分泌增多,达到镇痛和针刺麻醉的效果。针刺和艾灸,都可以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当然,外治疗法更复杂的作用机理,也许远不止于此,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临床上的心理疏导,既无物质给予患者,也没有能量传递给病人,却能够帮助其纠正亚健康、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其科学原理就是“内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