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天气太热防中风

2016-02-25 22:48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高峰期———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和在32℃以上的盛夏。最近有资料说,气温在32℃时中风的危险性上升66%,而且气温越高,危险越大。这就是所谓的热中风。热,
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高峰期———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和在32℃以上的盛夏。最近有资料说,气温在32℃时中风的危险性上升66%,而且气温越高,危险越大。这就是所谓的热中风。热,何易中风?主要有两种因素:

其一,气温在32℃以上,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而每天大约出1000亳升或更多汗液,虽然能使大量体温随之散失,对人体防暑有益,可是,这要通过皮下血液循环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循环这些血液,老年人因高血压、心脏病使肌体每况愈下的心脏,实在有些勉强。额外的血液循环,不仅会使血压升高,有发生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而且当水分补充不足时,还会因血溶量不足和血液粘稠,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其二,血流量为散热所进行的重新分配,使有限血液纷纷涌向皮肤,势必造成大脑血流量的锐减。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因脑动脉硬化原本供血不足的大脑,缺血将进一步加剧,容易诱发脑梗塞。

针对上述因素,预防热中风的措施,除了一般的降温和减少活动措施外,还应注意处理好三不。

不热也喊热是热适应差容易中风的信号。由于散热机制或热适应较差,不少老年人在多数人尚不觉得天气太热的32℃时,却埋怨天气太热。专家们提醒医生注意,这部分喊热的人应列为预防热中风的重点对象,对他们中有过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病史者,尤其不可掉以轻心。

不渴也得喝水。由于不显性脱水或天热出汗,夏天老年人常处于轻度脱水状态。由于老年人的口渴中枢比较迟钝,不渴并不等于不缺水。所以,应以每天尿量不少于1000毫升为准,量出为入,不渴也得喝水,保证有充足的血溶量并使血液得以稀释。

不是问题就是问题。天热时,若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过性的头痛、头晕、半身麻木,不要以睡觉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自作解释,以为不是问题。其实,这可能是发生中风的先兆,应及时就医。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