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名联之中养生法

2016-02-25 23:24阅读:55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联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乏吟咏养生之道的名联,为我们留下了养生益寿的良方。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江苏兴化老家自撰自书厨房门联:青菜萝卜糙
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联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乏吟咏养生之道的名联,为我们留下了养生益寿的良方。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江苏兴化老家自撰自书厨房门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此联既是他平日经常食素的生活写照,也揭示了饮食清淡有益健康的道理。

清代名人翟公栾自撰的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的养生联,蕴含着动静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那些常搅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系一服妙药。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将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对联书于客厅以自娱。清代名僧苏曼殊,撰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养生联悬挂在舟山普陀寺。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于新都宝光寺题了一副借佛劝人养生的楹联:你眉头作什么焦,但常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笑口;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吃忧穿,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还有张之洞的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这些对联都指出了知足、无求、豁达以养生,知足常乐、无求品高的道理,值得品味。

北宋名相寇准的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以及清代进士顾光旭的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等联语,都分别阐述了寡欲养性、寡欲为善、为善施德、读书静心、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晚年多动脑筋尤为重要。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