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抑郁症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持续心境低落、缺乏愉悦感;认知方面有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降低;行为上呈现活动减少、社交退缩;躯体方面存在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躯体不适等表现,不同人群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且不同情况相互影响。
一、情绪方面的表现
1.持续的心境低落:患者会长期处于一种悲伤、压抑的情绪状态中,这种低落的心境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例如数周甚至数月。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易激惹,相较于平常更容易出现发怒等情绪反应;而成年人则更多呈现出明显的郁郁寡欢、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等表现。女性在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可能更易陷入这种持续的心境低落状态,比如在经期前后或孕期、产后等特殊时期,抑郁情绪可能会更明显。
2.缺乏愉悦感: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如娱乐、社交等,都提不起劲,体验不到原本应有的快乐。即使参与一些活动,也很难从中获得愉悦感受。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可能会因为缺乏愉悦感而进一步加剧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二、认知方面的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精力去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等。在阅读、听讲时容易分心,记忆力也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对事情的记忆减退,尤其是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遗忘较为明显。对于有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能会更为突出,因为熬夜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进而干扰认知功能。
2.自我评价降低:过度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充满缺点,对自己的能力、外貌等各方面都持消极看法。儿童可能会觉得自己在学校表现不好、不如其他同学而产生自我否定;成年人则可能因为工作上的一次挫折就过度贬低自己的工作能力等。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可能会因为长期患病影响身体状态,从而更容易出现自我评价降低的情况。
三、行为方面的表现
1.活动减少:变得较为懒散,不愿意参与日常的活动,如原本经常散步的人现在可能很少外出活动,运动量明显减少。儿童可能表现为原本活泼好动变得安静少动;老年人如果有中度抑郁症,可能会从经常参与社区活动变为长时间待在家中。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的人群,行为活动减少的情况可能会伴随其他健康问题而被进一步放大。
2.社交退缩:回避与他人的交往,不愿意参加社交聚会、朋友聚会等。原本社交活跃的人会逐渐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女性在社交中可能因为情绪问题更易出现社交退缩,而有家族精神疾病病史的人群,在行为表现上可能会因为遗传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社交退缩等情况。
四、躯体方面的表现
1.睡眠障碍:常见的有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或者早醒等。儿童可能表现为夜间睡眠不安稳、频繁夜醒;老年人睡眠障碍相对更为常见,且可能受生物钟改变等因素影响。有睡眠呼吸暂停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合并中度抑郁症时睡眠障碍会更加复杂。
2.食欲改变:有的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食量明显减少,进而导致体重下降;也有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亢进,食量大幅增加,体重随之上升。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阶段,食欲改变可能会更明显,而有代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食欲改变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
3.躯体不适:可能会出现多种躯体上的不适感,如头痛、背痛、腹痛等,但经过医学检查却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原因。儿童可能难以准确描述躯体不适的部位,更多表现为哭闹、烦躁等;老年人躯体不适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其他老年疾病而被忽视,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鉴别。
菜刀切到手指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应根据伤口深度、清洁程度...[详细]
包皮系带撕裂或断离后,轻微撕裂可自行处理,严重撕裂或断离...[详细]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体温在36℃至37.5℃之间都正常,但由于体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