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作用原理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刮痧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流动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出痧是自家溶血作用,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缓和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从原则上来说,局部器官是整体的缩影,局部包含了整体的全部...[详细]
12经脉和任、督2脉合称14经,是针灸、刮痧选穴配区的主要依据...[详细]
刮痧常用经穴:手阳明大肠经常用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