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旅游养生的作用机理

2016-02-24 00:57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旅游养生的作用机理 旅游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综合运动,不仅可以欣赏自然美景,又可锻练身体,更可以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寿亲养老新书·古今嘉言》说:“余家

旅游养生的作用机理

旅游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综合运动,不仅可以欣赏自然美景,又可锻练身体,更可以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寿亲养老新书·古今嘉言》说:“余家深山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麝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古人非常推崇远足郊游活动,特别是文人墨客,游山玩水之间,佳句诗作乃生。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游览了西湖之后,写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优美诗句。

1、领略自然风光,呼吸新鲜空气 当人们投身于大自然,深山密林,江河湖海,溪泉潭瀑,田园花草,不禁耳目为之一新,呼吸到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神情为之一爽。

新鲜空气主要指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研究表明,负氧离子含量若小于25个/m3,人就会头痛、恶心、晕眩、疲劳;而含量若大于1万个/m3,人就会因代谢活跃,心情舒畅,精力充沛,食欲增加;若大于10万个以上/m3,就可用来治疗某些疾病。可见,空气是否清新对人的健康很重要。而阴离子的多少,因环境不同有很大差异。城市街道、尤其繁华地段阴离子很少,但乡村、山地阴离子则较多,海边、瀑布等地含量最多。经常能够去空气新鲜的地方游玩,对人的身体会有好处。既可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又能对某些疾病起到良好的康复治疗作用。

2、陶冶性情,增长知识 当身处海边山顶瞭望自然风光时,那广阔无垠的原野,苍翠幽深的丛山峻岭、变幻莫测的云雾,奔腾不息的江河大海,广阔的天地,使人神清意爽,不良情绪立即化为乌有。诗人、音乐家、书画家更可以从中找到艺术创造的灵感。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不同的地理环境,既饱眼福,又广见闻。所以旅游不但可以陶冶性情,还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既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又能提高文化和鉴赏水平。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如西安的秦兵马俑、苏州的怡园、杭州的西湖、山东的孔庙和碑林、敦煌的石窟等等,均能使人在参观旅游之时学到许多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若能去国外旅游,还能知晓许多异国情调的文化。


3、锻炼体魄 在远足跋山涉水之中,不仅观赏了大自然的奇妙风景,领略了美好的环境,同时也活动了身体筋骨关节,锻炼了旅行者的体魄。使人气血流通,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对于年老体弱者,应只求漫步消遣,不必求快求远,可缓步而行,时辍时行;对体胖者,旅行是减轻过重的体重的好方法。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运动脚趾也家运动手指一样,有助于大脑健康,甚至有人认为脚掌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脚趾活动的减少已成了腰痛等系列“文明病”的病因,因此要保持身体健康,就应多远足郊游,在游览期间病体可为之一轻。

4、获得精神享受 人类社会的进步,其本身就是一个征服未知的过程。好奇是人的本能,变未知为已知,到陌生的地方去旅行,开阔眼界,着看整个世界,这对人类的大部分成员永远是一种向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只要条件具备,人们就会欣然踏出自己的生活环境,到大自然中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基本层次。除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在人群中的地位需要,以及自尊自爱和被人尊敬的需要,还有自我实现或个人发展的需要。现代人在获得了相当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基础上,越来越追求美好的精神享受,旅游观光、周游世界,便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要求。

上一页[1][2]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