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聚与瘀痰范畴。临床常见舌质暗,有紫点,瘀斑,有腻苔,约占脂肪肝患者的65%。该病发生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从气血、痰饮、寒热、虚实等方面予以精确辨证,对症治疗,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医根据气血、湿热、痰瘀将脂肪肝辨证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分别进行辨证施治。
(一)肝郁气滞型
该型往往是指脂肪肝的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区不适,胁肋胀痛,时有嗳气,食欲不振,口苦,胸闷善叹息,腹胀,或大便秘结,妇女经期乳房胀痛或月经不调,抑郁或急躁,常因情志刺激而症状加重,舌淡,苔薄或腻,脉弦或细。
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和中为主,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泽泻30克,柴胡10克,陈皮12克,郁金15克,白芍药30克,生山楂30克,大黄9克,甘草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连服7天为一疗程。
(二)肝郁脾虚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胁胀闷,抑郁不舒,倦怠乏力,腹胀纳差,便秘或便溏,舌质淡或暗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弦滑或濡缓。
治宜养肝健脾,理气解郁。方以逍遥散加减:柴胡15克,白术12克,薄荷15克,白芍药20克,当归15克,茯苓20克,生姜、甘草各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连服7天为一疗程。
(三)痰湿内阻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体质肥胖,头晕,两胁隐痛,胸脘满胀,腹胀,呕恶纳差,周身困重,倦怠乏力,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淡,舌苔薄白腻,脉沉滑。 治宜健脾化痰、利水除湿。方用二陈汤加减:半夏12克,陈皮12克,茯苓12克,泽泻20克,莱菔子20克,生山楂25克,黄精15克,白术12克,藿香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四)湿热内蕴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素体肥胖,腹胀呕恶,口渴、不欲饮,纳呆、尿黄,大便黏腻不爽,周身困重、舌偏红,苔薄黄腻或厚腻,脉弦滑微数。
治宜祛湿化浊,清热解毒。方用茵陈蒿汤加味:茵陈30克,桅子15克,茯苓15克,车前草10克,厚朴10克,黄芩15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五)痰瘀内结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肢体沉重,面色晦暗,纳呆口渴,恶心厌油,咯吐痰涎,脘腹痞闷,便溏不爽,妇女经闭或夹有血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或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滑或沉涩。
治宜养血柔肝,化浊消瘀为主。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柴胡15克,当归12克,桃仁8克,穿山甲15克,庶虫12克,丹参30克,白茅根20克,茯苓25克,白术3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连服7天为一疗程。
(六)肝肾俱损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区不适,胁肋隐痛,干呕,纳呆,腹胀,见头晕目眩,腰背酸软,神疲乏力,舌淡或红,苔薄,脉弦细。
治宜补益肝肾、调理气血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加减:生地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牡丹皮12克,枝子15克,当归12克,白芍药15克,柴胡15克,川穹12克,枳壳15克,红花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连服7天为一疗程。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