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中医辨证论治便血

2016-02-24 20:55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中医辨证论治便血:凡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西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便血

中医辨证论治便血:凡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西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便血的诊断要点

大便下血,可在便前、便后,或血便混杂,或单纯下血者。颜色可有鲜红、暗红或呈黑色、柏油样等。
需排除痢疾、痔疮等病的出血。
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X线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纤维胃镜或肠镜检查,常可发现胃或肠道的病变。

便血的辨证分析

本证多因湿热蕴结肠道,肠道脉络受损,或因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以致便血。故本病一般以清化湿热或健脾温中为主要治法。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便血

肠道湿热型
【证见】 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

1.主方地榆散(张伯臾等《中医内科学》)加减

处方:地榆20克,茜根12克,栀子10克,黄连9克,黄芩10克,茯苓12克,槐花12克,金银花12克,枳壳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紫地宁血散,每次8克,每日3次。

(2)云南白药,每次1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紫榆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紫珠草30克,地榆20克。水煎服。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2)四黄汤(《中医杂志》)

处方:大黄15克,黄连9克,生地黄30克,生黄芪15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3)止血合剂(《上海中医杂志》)

处方: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炙海螵蛸12克,白及12克,槐花15克,地榆15克,蒲黄15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脾胃虚寒型
【证见】 便血紫暗或黑色,腹部隐痛,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脉细。

【治法】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

1.主方黄土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处方:伏龙肝50克,白术12克,熟附子10克,阿胶12克(烊化),熟地黄15克,黄芩lO克,白及12克,黄芪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参照肠道湿热型中成药。

3.单方验方

(1)石榴皮煎:石榴皮20克,水煎去渣,加红糖适量,温服。每日l一2剂。

(2)芪精便血方(田凤鸣《中国奇方全书》)
处方:黄芪20克,黄精30克,人参、大黄各10克,甘草、大枣、生姜各5克。水煎服。

(3)归芍异功散加减(刘正锡《新千金方》)

处方:党参3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陈皮3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黄连9克,地榆9克,丹参30克,三七3克(冲服),白及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治疗便血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马齿苋绿豆汤:鲜马齿苋120克(干30克),绿豆60克,共煎汤加适量红糖服食。适用于肠道湿热便血。

(2)火炭母茶:火炭母30克,绿茶10克,共煎汤,加白糖调味服。适用于肠道湿热便血。

(3)黄芪三七煲瘦肉:黄芪30克,三七10克,大枣5枚,猪瘦肉150克,共煲汤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脾胃虚寒便血。

2.预防调护

便血应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饮食以软烂少渣、容易消化、少刺激为宜,忌食烟酒以及辛辣动火之物。

上一页[1][2][3][4][5]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