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中医辨证论治虚劳

2016-02-24 22:00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中医辨证论治虚劳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脏腑阴阳气血严重亏损,久虚不复的多种慢性衰弱病证的总称。虚劳多因禀赋薄弱,或烦劳过度,损及五脏,或饮食不节,损伤脾

中医辨证论治虚劳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脏腑阴阳气血严重亏损,久虚不复的多种慢性衰弱病证的总称。虚劳多因禀赋薄弱,或烦劳过度,损及五脏,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所致。以上各种病因,或是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是以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常是多种疾病误治失治和病后失于调理的转归,原发性者很少。其病理性质,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损部位,主要在于五脏,但以脾、肾为主要环节。

虚劳的辨证论治

气虚虚劳

【证见】 面色萎黄,气短懒言,语声低微,体倦乏力,动则汗出,易感冒,腹胀,纳差,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虚大无力。

【治法】 补气。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

处方:黄芪、党参各30克,白术、当归各12克,陈皮、升麻各9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若心气虚者,加麦冬、黄精各15克,五味子6克。肾气虚者,加杜仲、续断、山茱萸各15克。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人参蜂王浆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血虚虚劳

【证见】 面色唇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心慌,形体消瘦,肌肤粗糙,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养血。

【方药】

1.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白术、茯苓各12克,龙眼肉、酸枣仁、熟地黄、白芍各15克,川芎6克,大枣5枚。水煎服。

上一页[1][2][3][4]下一页


2.中成药

(1)当归补血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3次。

阴虚虚劳

【证见】 两颧潮红,唇红口干,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失眠遗精,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

【方药】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20克,枸杞子、麦冬、山药各15克,龟板胶20克,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各12克。水煎服。

上一页[1][2][3][4]下一页


2.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河车大造丸,每日2次。

阳虚虚劳

【证见】 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自汗,喜卧懒动,口淡吐清涎。舌质淡胖嫩,苔白润,脉沉细。

【治法】 补阳。

【方药】

1.主方:右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附子12克,肉桂6克,杜仲、山茱萸、菟丝子、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当归、巴戟天、黄芪各15克,鹿角胶12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鹿茸注射液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

上一页[1][2][3][4]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