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老花眼为何会突然消失?

2016-02-25 23:50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最近,隔壁一位80岁的老奶奶戴了十几年老花镜,突然不戴眼镜能做针线活了,他们全家觉得奇怪,前来询问。其实,像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并非是返老还童。 人体的
最近,隔壁一位80岁的老奶奶戴了十几年老花镜,突然不戴眼镜能做针线活了,他们全家觉得奇怪,前来询问。其实,像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并非是返老还童。

人体的眼睛构造很像一部照相机,它有一些调节装置,包括眼内晶状体和睫状肌。看近的时候,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看东西就清楚了。如果眼睛的调节装置出了毛病,就会出现近视、远视、老花眼等,而老花眼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也就是说,每个人到老年以后,都会陆陆续续出现老花眼。造成老花眼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减退,看不清近处物体,这就产生了老花眼,必须配戴老花镜才能应付近距离的目力工作,如读书报、做针线活等。

至于有部分已戴上花镜的老年人,在一段时期内不需要戴花镜也能看书了,有些老太太眼睛花了很多年,忽然能看清近处物体或者能做些针线活了,外表看来很值得高兴,以为是返老还童变年轻了,其实可能是疾病所致,这时最好到眼科检查,因为六十花甲转少年的现象有些是由于晶状体硬化和老年性白内障所致。

随着年龄增长,晶体内代谢发生异常改变,晶体纤维发生变性、肿胀和混浊,到一定的程度,晶体因内部纤维的充分肿胀(即白内障的膨胀期),使晶体的厚度增加,这时老年人会感觉自己的视力明显比以往好,不戴老花镜也可以看清近距离细小的物体。

而初发期及膨胀期的白内障(也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晶状体膨胀变凸使中央部分的屈光力增加,视近物反而清晰,而改用度数较低的老花镜,甚至不必戴镜;看远时,如果晶体混浊未波及瞳孔区,远视力可无大的影响。又由于白内障发展缓慢,可数月、数年才失明,少部分病例可停止发展,因此有些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视力反而提高,但返老还童是不切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