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气功与软气功的区别
中国的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气功这个词的出现时间并不是很早,它首先见于晋朝许逊著的《灵剑子》一书。据考察认为此书不是许逊亲自所著,因为书中有很多气功术语都是宋朝以后才开始用的,所以成书时间不会早于宋朝。但它的思想可能是许逊这个门派师传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传下来的。在《灵剑子》一书中,气功这个词不是作为一个专用名词来使用的。过去练功叫修行,就是修道,也叫行气,可以解释为练周天,也可叫呼吸吐纳,也可称运气、行气,就是把气的功能加强起来,一方面修德,好事,一方面练,使身体发生变化,到一定程度修成了,就叫“道气功成”。那么,你知道一般所讲的硬气功与软气功的区别吗?
硬气功
多在中国武术中练习坐马及站桩时同时进行,主要使全身肌肉紧绷,以意识控制各组随意肌及半随意肌,气须要下沉到丹田部位(概念穴位),现代用语即是腹式呼吸,尽量拉下横隔膜,将腹肌最下部份绷紧,自己觉得身中之气到了丹田。
软气功
佛教之坐禅冥想,道家之养生功(及现代之柔软件操),皆属此类。不需要紧绷肌肉。将心念注意在深长呼吸上,使之无旁念。慢式太极拳路及中国武术南拳门派咏春,最初入门练习之第一套拳路小念头,即属此类。软气功不需要大量消耗体力便可以加强肺气量,亦可运动各处肌肉,包括人体内部之半随意肌,活动(被动)人体内部之脏腑器官,所以适合各类人士练习。对老人,来经女士,病人等不可以作大运动量之人士特别适合。
三伏贴的适应症 1.久咳、哮喘、肺痹、肺胀(慢性支气管炎、支...[详细]
气功基础知识:天人相应整体观 天人相应整体观,是我国古代哲...[详细]
“冬病夏治”是指冬天易发生的疾病或冬天症状加重的疾病,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