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概念】
血即血液,为循行于脉管中的富有营养的赤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液必须在脉管中运行,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效应。脉则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又有"血府"之称。如因某些原因而致血液逸出脉外,则失去其正常的营养和滋润生理作用,即为出血,又称为"离经之血"。
【血的生成】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则主要靠中焦脾胃的运化和吸收。所以,血液是由水谷精微转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经过气化变化而成的。至于血液的更新与生成过程,中医学则强调要通过营气和肺脉的作用,方能化生为新鲜的血液。
二是精血互生。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而肾精又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另外,肾能藏精生髓,髓则藏于骨内。现代医学认为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此与中医学精血互生理论亦有相通之处。一般来说,肾中精气充盛,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血充盈,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又有"精血同源"之说。
【血的生理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具体体现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和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如果血的生成不足或持久地耗损,或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退,则可见头昏目花、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临床表现。
(二)血能神
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流利。故无论何种原因所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异常。如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等表现。失血甚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的病理表现。可见,血液与神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液供应充足,其神志活动方能维持。
【血的运行】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随着血液的运行,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以供其需要。
血,属于阴而主静。血的运行,主要依靠气的推动作用。血在脉管中运行而不逸出于脉外,则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
血液的正常运行,是脏腑和经络以及脉管等许多组织器官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
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和营气在脉管中循环运行。因此,脉管的完整和通利,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血液的正常运行,还取决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循行,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而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能协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脾统血,可统摄血液运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肝藏血,可调节血量,又主疏泄,则气行而血行。所以血液循环,是心、肺、脾、肝等脏器生理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血液的循行失常,致使出血,或血运迟缓,或运行不畅而形成血瘀。另外,血的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地影响着血液运行的或迟或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