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常用的手法一般分为:推、拿、按、摩、滚、揉、掐
推法
顾名思义是以手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体移动之意,其概念是,用指或掌着力于人体一定位置或穴位上,向前向外移动或弧形移动,可分平推、直推和分推等法。
拿法
手法:用拇指、食指、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内收、并作持续揉捏动作。
要领:腕要放体灵活,用指面着力揉捏,动作要连续不断,用劲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由于拿的部位的手法的差异,又可分三指拿,四指拿和五指拿三种,拿法的剌激较强,常配合其它手法,用于颈下,肩部和四指部穴位。
功能: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提神作用。
按法
手法:按是压的意思,用手指或掌面着力在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
要领:按压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轻到重,稳定而持续,使剌激充分透达到肌体组织的深部。切忌用迅猛的暴发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对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临床应用时常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作小幅度的缓缓揉动,此手法刚中兼揉,既有力而又柔和,按法的具体动作很多,有大指面直接法或用大指背屈而按之,或两手对面合按之,胸腹则以掌心按之。
摩法
摩是抚摩之意,在推拿手法中主要分为摩法和摩掌法。作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位置上,作环形有节奏的抚摩,称为摩法,摩法是推拿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动作要领应掌握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轻放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然后连动前臂作缓和协调的环旋抚摸。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可,每分钟频率约定120次, 石宣秘录中说:“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重,有中和之义施之”。近代则有姜、葱汁、冬青膏、松节油等作为应用摩法时的辅助用药。摩法如同一指禅法结合成为推摩复合手法。这是点与面相结合的手法,即大拇指推所取穴位,其余四指摩相应的部位,更能加强其治疗作用。
滚法
可用于头部、肩背、腰骶及四肢关节处,治疗头痛、偏瘫、关节酸痛等症。
方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指关节突起部分,附在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屈伸外旋连续往返活动,使产生的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动作要领:
①、肩臂不要过分紧张,肘关节屈曲120-140度角。
②、手腕要放松,滚动肘掌背尽侧部要紧贴体表,不可跳动或使手背拖来拖去按摩。
③、手背滚动的幅度控制在120度左右,即当腕关节屈曲时向名滚动约80度左右,腕关节伸时向内滚动约40度左右。
上一页[1][2][3][4]下一页
④、压力要均匀,动作协调而有节律,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一般每分钟滚动140次左右。滚法由于腕关节屈伸幅度较大,所以接触面较广,并且压力较大,掌背着力柔和而舒适,故应用于肩背腰臂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滚法推拿疗法是以滚法作为主要手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它以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病理变化和辨证施治理论,凭借熟练的操作技能,在人体体表适当的部位上施以擦、揉、按、拿、捻、搓等手法,并配合被动运动或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功能锻炼来治疗疾病。
滚法是滚法推拿的主治手法。滚法的操作是依靠腕关节的伸屈动作来促使手掌背部在人体体表进行来回“滚动”的。滚法操作时,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掌背直接抵压于人体体表,并作腕关节屈伸运动,所以它不但刺激力量强,而且作用面积也较大,能够使其作用力深透到体表深层而直达病所,通过腧穴的“得气”感应而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明阴阳、濡润筋骨等作用,并能对肌肉痉挛、强直和粘连等病态直接发挥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滚法推拿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正确地配合以各种辅助手法及被动运动,并适时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功能锻炼,对某些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疾病,尤其是对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有相当显着的疗效。
以手掌背部近小指侧部分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屈曲,然后进行腕关节最大限度的屈伸及前臂旋转的协同动作,使掌背近小指侧部分在治疗部位上作来回运动。操作时,术者的肩关节放松下垂,肘关节离开躯干约15厘米左右;各手指任其自然,不能过度屈曲或伸直,腕关节屈伸幅度要大,使掌背部分1/2的面积接触在治疗部位上。掌背的近小指侧部分是滚法操作的着力点,应紧贴治疗部位上,不宜移动或跳动,腕关节的屈与伸应保持相等均匀的压力,以避免手背与体表撞击。每分钟来回摆动120次左右。滚法在临床上应用时,常根据治疗的需要,配合各种被动运动以及按、拿、捻、搓等各种辅助手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松解粘连、理顺筋脉等作用,因此适用于治疗颈、肩、腰。背、臀部及四肢关节等部位的扭挫伤,以及筋脉拘挛、关节强直、肢体瘫痪、疼痛麻木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