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急性肝功能衰竭 关键词:辨证论治 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黄 中医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病死率高达80%~90%。本病属中医“急黄”范畴。又称“疫黄”、“瘟黄”。
辨证分型
邪在气分:发病急骤,身目发黄,逐渐加深,小便深黄,高热烦渴,面亦气粗,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腹胀胁痛,大便秘结,舌质深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邪入营血:身热夜甚,身目色黄如金,小便短少,溺色深黄,胁肋胀痛,神昏谵语,嗜睡昏蒙,或震扑抽搐,或衄血、呕血、尿血、便血、肌肤斑疹,或腹胀有水,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
辨证论治
1.邪在气分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金匮要略》)加味:主要药物:茵陈蒿、栀子、大黄,可加羚羊角、大青叶、土茯苓、蒲公英、金银花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若邪热炽盛,高热不退,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邪热内闭心窍、神昏者,调服安宫牛黄丸以开窍醒神。胃气上逆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和胃降逆;右胁疼痛者,属湿热蕴结,络脉瘀滞,加柴胡、元胡、郁金以疏肝利胆,化瘀止痛;脘腹胀闷者,为腑气不通,加枳实、厚朴行气通腑。
2.邪入营血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救阴。
[方药]犀角散(《千金要方》)合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主要药物:犀角(水牛角代)、黄连、升麻、栀子、茵陈、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服上方不效者,可改服清瘟败毒饮。若身目发黄,躁扰如狂,渐至昏迷,呼吸气粗,喉间痰鸣,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为痰火内扰,治宜清热解毒,涤痰开窍,方用犀羚三汁饮(《重订广温热论》)。
中医辨治急性肝功能衰竭 关键词:辨证论治 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黄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