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骨质

小儿发热常用处理方法

2016-03-01 00:40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张义龙
[导读]1.对于38.5°C以下的(一般以肛温不减0.5°C)为计算,主要还是建议多喝水,对于月龄大的且家长焦急,脾气暴躁的建议适量物理降温,首选温水,不建议使用酒精搽浴(但可用酒精搽腋窝和

1.对于38.5°C以下的(一般以肛温不减0.5°C)为计算,主要还是建议多喝水,对于月龄大的且家长焦急,脾气暴躁的建议适量物理降温,首选温水,不建议使用酒精搽浴(但可用酒精搽腋窝和腹股沟散热),因为酒精挥发散热可以降温这个大家多知道,但酒精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促使表皮发红,如何全身用会使血压下降,部分小孩会说头晕、头痛,甚至会晕倒发生意外,如果晕倒还会误诊,认为是脑炎什么一类的,又是CT又是抽脑积液,折腾孩子,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另外表皮发红会加重家长心里的疑虑(怎么都烧得一身红了,是不是不行呀),其实酒精降温对表皮是挺快,可使皮肤毛孔收缩,不利于出汗,与药物退热会延长退热进程。对于冰块外敷有冻伤皮肤之嫌也不足取;对于38.5°——39.°5要使用适量退热药,多用口服制剂;39.5°以上留观了;

2.药物退热,常用的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尼美舒利(国外说明书明确为“小于12岁的患者禁止服用本品,易致急性肝衰)等。我个人常用的是前两种,后一种因为上市较迟,用的不多,不是太清楚,关于剂量大多按公斤体重算,没有大的争议,而剂型方面,直肠给药快,比肌肉注射还快,口服制剂液体剂比颗粒剂、片剂快,在中成药方面有清开灵、柴胡制剂、双黄连等,用中成药要辩证,这些主要用于风热表证和温毒方面的,而实际小儿多见风寒表证,而用此证的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开发,我目前在用麻甘颗粒,效果不怎么好,(还有一个是淘汰了的麻黄素,有退热作用,但对小儿不宜,且现属管理药品,这方面证据不是很充分,也没有支持的特别依据,以前就有一个滴鼻剂,后来被安乃近滴鼻剂代替了,这些是听我父亲说的,是前一辈的看法自己也没尝试过,写出来只希望学长和前辈们看到也来论坛聊聊你们那个时代的故事.)。肌肉注射方面就是复方氨基比林了,剂量要偏小点,另外就是要观察半小时至一小时,因为肌注多用于高热未出现惊厥的,而注射氨比后容易出现热未退就惊厥的,具体什么原因还不清,观察一下较安稳,有情况立即处理,这在农村太常见了,半夜里来,不想住院或是观察,就要求打退烧针,也许和前代人、乡医用的较频,退热心切的心理有关,所以必须要观察半小时,防止意外。

3.退热要和补液配合,这对发热病程较长(3天的)和体质不佳的患儿尤为重要,发热在人体内同时也消耗体液,脱水可以加重发热,对恢复体质不利,补液可多样化,常见的就是白开水疗法了,而现在让家长给小孩喂水真难,有的知识有的会听进,有的认为根本不重要,我有时会开点口服补液盐,让家长稀释后让其喂,不过有时喂补液盐中的葡萄糖,有时一起喂,这要看小儿的具体情况。

4.在中医方面,针灸退热效果比较好,常用的有内关、十宣、曲池等,因把患儿不舒服大多家长不乐意,现在民众对针灸退热的依据和可信度不高,但在高热惊厥方面特好,具体的请关注我后续的文章,不易推广,推拿退热也比较好,主要是推六经等;

5.注意患儿家长的情绪,尤其是高热的,退热心切的心理和关心子女的紧张心情应该理解,但过分的要引导,要有点人文情节,有时要找点办法缓解一下家长的紧张情绪,比如教其温水搽浴,怎样给小孩喂水喂药,有时要手把手的教,让家长有点事可办,能为孩子分担点痛苦,情绪也就放松了,消磨观察的时间,其实这些细小的情节都是有学问的,这需要一个医生的细心观察分析,这一点也我们医生自豪的,你注意的越多,家长会以为你看儿科有点经验,会另眼相看。

6.权衡使用激素,千万能滥用,对于急诊有高热惊厥的我有时有点,其他一般不用,不用激素一样能退热,对于这一话题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7.要教会使用体温表,搞好健康宣教;体温表的使用大都容易教会,可以提高民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有利益交流病情,调剂医患关系。

以上是个人方面的小结,主要是对小儿发热急诊方面,对于使用抗病毒和抗生素不在其列,那样话题就太大,以后会补充,希望大家赐教,多谈谈这一话题,交流和总结经验、看法。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