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常识:养生进补当以平衡为贵
《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补法是利用药物的偏胜来纠正人体中阴阳气血不平衡的疗法。进补的目的是调理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各方面的不足,使机体恢复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平衡是中医养生和治病最基本的主体思想,若补其有余,实其所实,往往会适得其反。徐灵胎曾谓:“病未去而用人参,则非独元气不足而病遂固,诸药罔治,终无愈期。”说的就是不当补而补的危害。所以进补当以辨证论治为纲。人的体质各异,男女老少有别,而人参补气,西洋参滋阴,鹿茸壮阳,阿胶补血,各有不同;服补品当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平其有余、补其不足。如精神倦怠,汗出气短等气虚者,宜服补中益气汤;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血虚者,可服归脾汤;潮热盗汗,口燥咽干等阴虚者,当进六味地黄丸;四肢不温,阳萎早泄等阳虚者,可用右归丸。此外,尚有阴阳双补,气血兼顾,扶正祛邪等方法,用药皆具规范,稍有偏差,皆贻后患。
膏滋药乃中医在冬令闭藏季节对慢性病的一种适时治疗方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冬令盲目求补者日众,小病大补,儿童也以服膏滋为尚;滥用吉林人参、绿毛枫斗或冬虫夏草,只求价格昂贵,不讲究气血平衡,于事无补,多不足取。所以膏滋药必须针对病人的体质、病机等特点全面剖析,从而制订揽全局之胜的治疗方案,也当以平衡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