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影响体质的因素有哪些

2016-02-24 00:48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中医基础理论之:影响体质的因素有哪些 体质特征取决于脏腑经络气血的强弱盛衰,因此,凡能影响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功能活动的因素,均可影响体质。 (一)先天禀赋 先天禀赋

中医基础理论之:影响体质的因素有哪些

体质特征取决于脏腑经络气血的强弱盛衰,因此,凡能影响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功能活动的因素,均可影响体质。

(一)先天禀赋

先天禀赋,是指子代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包括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父母血缘关系所赋予的遗传性,父母生育的年龄,以及在体内孕育过程中母亲是否注意养胎和妊娠期疾病所给予的一切影响。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形成胚胎,禀受母体气血的滋养而不断发育,从而形成了人体,这种形体结构便是体质在形态方面的雏形,故《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张介宾称之为“形体之基”。因此,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和体质特征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影响其体质,父母体内阴阳的偏颇和机能活动的差异,可使子代也有同样的倾向性。汉王充《论衡气寿》指出:“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短寿。”明万全《幼科发挥胎疾》认为:“子与父母,一体而分。”父母形质精血的强弱盛衰,造成了子代禀赋的不同,表现出体质的差异,诸如身体强弱、肥瘦、刚柔、长短、肤色、性格、气质,乃至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遗传性疾病,如鸡胸、龟背、癫痫、哮喘、艾滋病等。这种差异决定于先天遗传性因素,取决于父母肾之精气阴阳的盛衰偏颇及母体的调摄得当与否。先天之精充盈,则禀赋足而周全,出生之后体质强壮而少偏颇;先天之精不足,禀赋虚弱或偏颇,可使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影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如《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说:“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可见,在体质的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它确定了体质的“基调”。但这只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的发育和定型,还受后天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二)年龄因素

体质是一个随着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变的生命过程,某个阶段的体质特点与另一个阶段的体质特点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体有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规律,在这一过程中,人体的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都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灵枢天年》和《素问上古天真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人体脏腑精气盛衰与年龄的关系。在生长、发育、壮盛以至衰老、死亡的过程中,脏腑精气由弱到强,又由盛至衰,一直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变化,决定着人体体质的演变。

随着年龄的变化,男女体质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①从出生到青春期,是体质渐趋成熟、定型的阶段,体质基本定型于青春期之末。②青春期到35岁左右,女性的体质常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且多半是转向病理性体质,出现一些病态。相对而言,男性这一时期的变化不很显著。③35岁至更年期以前的男女,均处于壮年阶段,体质变化大多数较为平缓。④50岁上下的妇女和55~60岁左右的男子进入了更年期,因天癸渐竭,精血衰减,体质也发生显著变化。⑤更年期以后的老年阶段,男女体质日渐虚性化,常以虚为主,兼夹痰瘀。


小儿生机旺盛,精气阴阳蓬勃生长,故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其精气阴阳均未充分成熟,故又称为“稚阴稚阳”。小儿的体质特点前人概括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明万全《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指出小儿的体质特点为“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成年人一般精气血津液充盛,脏腑功能强健,体质类型已基本定型,一般而言比较稳定。老年人由于内脏机能活动的生理性衰退,体质常表现出精气神渐衰、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减退、代谢减缓、气血郁滞等特点。

(三)性别差异

就体质学说而论,人类最基本的体质类型可分为男性体质与女性体质两大类。由于男女在遗传性征、身体形态、脏腑结构等方面的差别,相应的生理功能、心理特征也就有异,因而体质上存在着性别差异。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多禀阳刚之气,脏腑功能较强,体魄健壮魁梧,能胜任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性格多外向,粗犷,心胸开阔;女性多禀阴柔之气,脏腑功能较弱,体形小巧苗条,性格多内向,喜静,细腻,多愁善感。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女子多用血,故血常不足。男子病多在气分,女子病多在血分。男子之病,多由伤精耗气,女子之病,多由伤血。此外,女子由于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生理过程,还有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褥期的体质改变。当月经来潮后,体内产生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故中医学有经期感冒热入血室等专论;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褥期由于产育、哺育的影响,母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故有“孕妇宜凉,产后宜温”之说。《金匮要略》将产后体质特点总结为:“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然而,男性在体质上也有不足,男性往往较女性对于病邪更为敏感,更易患疾病,且病变常较严重,死亡率也较高。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