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中医辨证论治新生儿硬化病

2016-02-24 20:22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xnlin
[导读]中医辨证论治新生儿硬化病 关键词:新生儿硬化病 胎寒 五硬 辨证论治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

中医辨证论治新生儿硬化病 关键词:新生儿硬化病 胎寒 五硬 辨证论治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生在7~10天的新生儿。早产、低体重、窒息、重症感染的新生儿易见本病。本病重症预后较差,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严重者常合并肺出血等而引起死亡。

  本病与中医古医籍中的“胎寒”、“五硬”相似。

  新生儿硬化病病因病机

  本病之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早产儿、多胎儿先天禀赋不足,气血未充,元阳不振,失于温煦,为发病之内因。气候寒冷,早产儿护理保暖不当,复感寒邪;或感受他病,气血运行失常为发病之外因。亦有感受温热之邪而发病者。

  本病的病变脏腑在脾肾,阳气虚衰、寒凝血涩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新生儿硬化病辨证论治

  寒盛阳虚:症见肌肤硬紧而冷,多从肢末始发,逐渐扩散。面色苍白,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皮肤暗红,尿少或无,苔少色淡,脉沉无力,指纹不显露。

  [治法]温阳逐寒,通经扶元。

  [方药]参附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寒凝血涩:症见肌肤硬紧,其色暗红或紫红,形寒气冷,面色晦暗,手足拘僵,唇干色青,舌苔光,舌质青紫,脉微,指纹青紫。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方药]当归四逆汤。主要药物: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大枣。

  脾肾两虚:症见硬肿渐消,患处肌削肤糙,精神不振,面色白,肢末欠温,乳少不安,小便清短,舌淡苔微薄,脉沉无力,指纹淡滞。

  [治法]扶脾补肾,养血益气。

  [方药]人参养荣汤。主要药物:人参、白术、黄芪、桂枝、白芍、当归、陈皮、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

中医五绝网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新生儿硬化病中医诊疗技术

上一页[1][2]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