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矮小是当今儿童生长发育中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疾患,也是儿童自身,家长,教师,社会都极为关注的问题。
但尽管如此,家长和/或患儿常常不能及时察觉患儿生长速度减慢,往往要等到其身高明显落后时才引起重视。
此外在临床上还发现许多家长往往把“矮小”当作“晚长”,想象着孩子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青春期猛长时期,结果却错过了矮小最佳诊断治疗时机。
那么什么是矮小呢?
医学上将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儿童身高均值的-2SD或第3百分位定义为矮小症。通俗地讲就是100个同龄、同性别的孩子从矮向高排队,低于第3个人的高度即为矮小。
对于家长而言,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身高在班上按从矮到高排队站在前三个,每年身高增长小于5cm时,就应该及时关注,需要就医。
同时,有过颅咽管瘤,垂体瘤手术史的孩子,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身高。矮小是很多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矮小表现,应尽早到专科门诊就医,不要使这些孩子丧失了及早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引起矮小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 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糖尿病、性早熟
2. 颅咽管瘤,垂体瘤术后矮小
3. 慢性内科疾病
4. 宫内发育迟缓
5. 遗传代谢性疾病
6. 骨骼畸形
7.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抗凝药应用持续时间: 目前的抗凝药主要有华法林,均为口...[详细]
糖尿病饮食治疗,不只是不吃甜食和减少主食摄入量,还必须做...[详细]
蔬菜每个人都吃,但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蔬菜的营养价值,如蔬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