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骨质

母儿Rh血型不合

2016-02-29 00:27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朱剑文
[导读]1.什么是Rh溶血病? 新生儿Rh溶血病是由于母亲和胎儿血型不合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可以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如果不予治疗,大多情况严重患病的胎儿就会发生死亡。Rh溶血病也

1.什么是Rh溶血病?

新生儿Rh溶血病是由于母亲和胎儿血型不合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可以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如果不予治疗,大多情况严重患病的胎儿就会发生死亡。Rh溶血病也可导致新生婴儿黄疸(皮肤、眼睛变黄)、贫血、大脑损伤、心衰甚至死亡,但不会影响母亲健康。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2万例Rh溶血病的婴儿出生,不过,自从1968年有预防Rh溶血病的治疗措施后,每年患Rh溶血病的新生婴儿数量大大降低。但不是所有需要预防治疗的孕妇都可获得这种治疗,因此仍有一小部分孕妇不能从这项技术上获益。由此,每年仍有约4000例患Rh溶血病的婴儿出生。

2.Rh溶血病病因是什么?

人群中大多人都是Rh阳性血型,具有Rh抗原,是红细胞表面的一种遗传性蛋白质。美国大约有15%的白种人和7%的美籍非洲人没有Rh抗原,也就是Rh阴性血型。Rh阴性血型的人本身不会有任何健康问题,但是如果一个妇女是Rh阴性血型,就有分娩Rh溶血病婴儿的风险。

一个Rh阴性血型的母亲和Rh阳性血型的父亲的后代,就有可能遗传父亲的Rh阳性血型,并在出生时发生危险,特别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一些Rh阳性的红细胞可能进入母亲血液里,而这些具有Rh抗原的胎儿红细胞对母亲机体来说,是外来物,母亲身体试图通过产生抗Rh的抗体来排斥这些外来物,这种启动的母亲免疫反应称为致敏。

第一次怀孕时,对Rh阳性血型的胎儿危害很小,这是因为通常在母亲产生致敏前,或者至少在母亲产生适量的Rh抗体前,孩子已经出生。然而,一旦致敏发生后,母亲一生都会不断产生Rh抗体作为其血液的一部分。在以后的每次怀孕中,母亲的Rh抗体就能通过胎盘到达胎儿,所以以后每次怀孕,孩子患严重Rh溶血病的风险就越来越大。如果胎儿是Rh阳性血型,母亲的Rh抗体就会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导致婴儿发生Rh溶血病。

3.妇女如何发现自己是Rh阴性血型?

一个简单的血液检测就可检查出妇女是否是Rh阴性血型。每个妇女都应在怀孕早期或怀孕前进行检测,以便知道她是否是Rh阴性血型。

4.如何预防Rh溶血病?

为了预防Rh溶血病,Rh阴性血型妇女的所有孩子都应在出生时做一个Rh血型检测。所有怀有Rh阳性血型孩子的Rh阴性血型母亲应在分娩后72小时注射一种纯血液Rh免疫球蛋白,这可以预防95%以上的Rh阴性血型妇女的致敏。然而一些研究显示,大约有2%的孕妇在分娩前就已经发生了致敏。因此从预防早期致敏考虑,可以在孕28周和分娩后给孕妇注射Rh免疫球蛋白。

Rh阴性血型的妇女在自然流产、异位妊娠、人工流产或输入Rh阳性血后都应当注射Rh免疫球蛋白。此外,在进行了羊膜腔穿刺术和胎儿绒毛膜活检术后也应注射Rh免疫球蛋白。

5.Rh免疫球蛋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Rh免疫球蛋白包含抗Rh物质的抗体,这些抗体在母亲血液里可以很快黏附并帮助破坏清除Rh阳性胎儿细胞。这样,母亲体内不会产生针对Rh阳性胎儿红细胞的抗体,这是因为母亲在机体致敏或产生排斥反应前已经清除了Rh阳性胎儿红细胞。

Rh免疫球蛋白提供的保护作用仅持续12周,因此每次怀孕以及上面提到的各种情况,都需要再次注射Rh免疫球蛋白。

6.Rh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法总会有效果吗?

不会。对于怀孕、自然流产、流产或输血等原因已经发生致敏(即体内对Rh阳性血型已经产生了抗体)的Rh阴性血型妇女,再注射Rh免疫球蛋白是无效的。血液检测实验可以确认Rh阴性血型妇女是否已经致敏。

7.是否有可以清除母亲体内Rh抗体的方法?

没有。Rh阴性血型妇女可以没有任何疾病症状并可一直保持健康,但她可以不断产生Rh抗体作为其血液的一部分。如果她怀上Rh阳性血型的孩子,孩子们就可能患Rh溶血病。

8.在胎儿出生前如何治疗Rh溶血病?

当母亲体内已产生了抗体,孩子父亲也应做检测。如果父亲是Rh阴性血型,那么他们的孩子也将是Rh阴性血型(这个胎儿就没有患Rh溶血病的风险),那么孕妇就不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测。如果孩子父亲是Rh阳性血型(或者其Rh血型未知),医生则会给已致敏的孕妇做羊水穿刺术--将穿刺针刺入孕妇腹部取出羊水以检测胎儿的Rh血型。目前有一个正在试验的孕母血液检测显示对胎儿Rh血型判断的前景,以便最终减少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的需求,因为该术还是有较小的流产风险。如果胎儿是Rh阳性血型(或医生没有行羊膜腔穿刺术,也不知道胎儿的Rh血型),那么妇幼保健人员将检测不同孕期中孕妇体内Rh抗体的水平。如果抗体水平较高,医生就会建议做一些特殊检查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Rh溶血病。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