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容貌因先天不足难如人意,或者原本的美丽容颜因年龄因素而日渐衰颓,你该咋办?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会不惜重金求助于医生的手术刀,在自己身上重新雕琢出美丽来。于是,整形美容的市场越做越大,产值突飞猛进。
据统计,我国2000年美容市场产值20亿,2002年就猛增到1680亿,预计到2010年行业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目前全国美容整形行业的从业人员已达300万人。但由于该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致使很多人不但没有“整”出美丽,反而破坏了美丽,而且损害了健康。为了让更多的求美者少走弯路,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总结出了求美者中广泛存在着的诸多误区。
1.片面相信广告
“不开刀”“不住院”“不出血”“不影响工作”“当天回家”“无后遗症”……这样的词语你一定见过吧,这是一部分不负责任的商家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在其广告中的惯常用语。而作为消费者,特别是一些有钱无闲的消费者对此类广告予以了较大关注,殊不知,根据目前世界整形外科的技术水准,能做到这些的很少,还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耐受能力而定。
2.盲目迷信新技术
广告中的美容项目的名称都号称最新,如最新“韩氏特效悬吊术除皱”、“新式蛋白埋线减肥”、”新材料高分子双眼皮”等。这些都是美容整形广告在偷换概念。很多都是一些非常成熟的技术,只是被包装后改头换面的出来宣传。目前美容市场混乱,设备、从业人员不规范,大量虚假信息,炒作概念误导消费者,甚至对其容貌和健康构成危害。
3.整容是件一劳永逸的事情
有些患者认为“整一下子,美一辈子”,做了一次手术就能解决今后所有的问题。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形和皮肤会有很大的变化。再加上人们的审美在不断变化,30岁做的整形美容,到了50岁就不一定美了。国外的很多人都聘请了个人美容师,为自己进行整形美容的长期规划。所以不要期望整容可以让你一劳永逸。另外,各个部位的整形美容手术也不一样,有的只适合做一次,有的次数多效果好。下眼皮本来要松弛,隔三年五年做一次,皮下瘢痕牵拉、收缩,把局部皮肤拉得很紧,显得人有精神。
4.对手术结果期望过高
整形并不能把每个人都变成天仙,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改变。这是每个受术者必须明确的事实。另外,整形手术不单与医生的整形技巧有关,而且与医生个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密切联系。因为每一个整形手术都是一次艺术创造过程,是个性化的艺术加工,而不是工业化的产品制造。所以受术者对手术结果要有正确而客观的认识。
5.手术目的结果要求不明确
经常在医院里听到很多医生的感慨:“一些爱美者拿来明星的照片,要求就做成某某这样!却并没有考虑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这类顾客改变的决心很大,却并没有正确认识自身。医生难于下手,患者也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整形美容不仅要做到单个器官的美丽,还要做到整体的协调。因此,放在别人脸上美丽的器官,放在你脸上未必协调。美还有一个个性的问题,有的明星是单眼皮,单独看也许不美,整体就非常有个性。
6.整形美容没有风险,冲动行事
整形行业是一新兴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媒体对其报道日渐增多,这给了许多爱美者改变的动力。但是有一个在手术后患者的亲属朋友能否接受的问题。所以为了家庭和睦,也为了患者在恢复期能得到足够的支持,医生一般建议爱美者能在与家人充分商量之后再进行手术。这样能更全面地权衡利弊,不至于一时陷于冲动,日后后悔。
7.手术动机错误
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发生某种危机,而产生整形冲动,期望整形能改变这种关系(比方夫妻关系)的人,医生是不建议手术的。一般以下几类人是不鼓励做手术的:希望借手术挽回丈夫的心的;要选美拿奖的;要做完整形希望找个好工作的。希望通过整形美容增加自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些患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但危机一旦消失或者手术没有达到这种效果,受术者将要承受更大打击。把美丽当成筹码首先错误,再者也没有任何一种整形美容手术能够保证让一个女孩子成为选美皇后、成为万人迷,所以受术者要从自身需要出发考虑。 再有,一些人不结合自己的身份来做整形美容,比如,有的女孩子要求做特别夸张的欧式双眼皮,但她没有征求过亲戚朋友的意见,这种情况就要请她再考虑考虑:“你的妆容要和年龄、职业相称。如果不是演员,有没有必要太夸张?”
1、抗凝药应用持续时间: 目前的抗凝药主要有华法林,均为口...[详细]
糖尿病饮食治疗,不只是不吃甜食和减少主食摄入量,还必须做...[详细]
蔬菜每个人都吃,但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蔬菜的营养价值,如蔬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