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骨质

如何正确认识肺结核病人治疗中的新问题

2016-02-29 01:04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付洪义
[导读]有部分肺结核病人在住院期间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在30天左右出现症状及胸片加重的情况,导致病人心理压力大,治愈信心差及治疗依从性下降等,设置对医生及治疗失去信心。 其实从

有部分肺结核病人在住院期间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在30天左右出现症状及胸片加重的情况,导致病人心理压力大,治愈信心差及治疗依从性下降等,设置对医生及治疗失去信心。

其实从专业角度讲,这个期间也是出现类赫氏反应的高发时期,现把类赫氏反应简单介绍一下,希望目前有类似症状的患者朋友积极配合治疗:赫氏反应是指驱梅治疗中病灶暂时性恶化的反应,部分结核病人在强有力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也可发生类似“赫氏反应”的现象,而称为“类赫氏反应”,类赫氏反应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的前3个月,青壮年、初治菌阳病人多见,易被误认为结核病真正恶化或诊断错误,常中断或改变治疗方案。

应用以HRZES为主的强力化疗方案后,使大量的结核菌在短期内被杀死,大量的死菌、菌体的游离成分如蛋白质、磷脂质、肽糖是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强烈诱导剂,这些物质作为抗原,使已处于高敏状态的肺、淋巴结、浆膜、脑膜,与脑组织发生更高的变态反应,导致肺部病灶增多或扩大,即病灶周围炎,肺外组织出现病态反应。

这种变化不是抗结核药物本身的直接反应,而是药物杀死结核菌后,大量特异性抗原在已处于高敏状态的机体内引起更高的变态反应,类似于躯梅疗法所致的梅毒恶化,即Herxheimer’s反应,在抗结核治疗中的恶化现象,称为类Herxheimer’s反应,类赫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3%。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