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骨质

肠外瘘的治疗

2016-02-29 01:25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王革非
[导读]肠外瘘是腹部外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曾经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近年来国内在我们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黎介寿院士和任建安教授的系统治疗下,肠外瘘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曾经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近年来国内在我们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黎介寿院士和任建安教授的系统治疗下,肠外瘘的治愈率明显增高(黎介寿院士主编的于2002年出版的肠外瘘)

(第二版)更是形成了肠外瘘的治疗指南

1. 肠外瘘的定义

肠外瘘指肠道与体表皮肤相通的瘘,属于消化道瘘的范畴。消化道瘘还包括肠内瘘和胃、胰、胆、直肠、肛管瘘,一般指病理性的而非医疗性肠造瘘。

2. 肠外瘘的分类

管状瘘:肠壁瘘口与肠壁外口之间有一段不同长短、曲直的瘘管。

唇状瘘:肠粘膜外翻,与皮肤愈着而形成唇状。其多系腹壁切口裂开或有缺损。

断端瘘:亦称完全瘘,即肠管全部或接近全部断裂,肠内容物几乎全部从瘘口流出体外。

单个瘘、多发瘘:一个内口,一个外口,称单个瘘;多个内口,多个外口,称多发瘘。

高位瘘、低位瘘:以屈氏韧带100cm的空肠处为界,近端者称高位瘘;远端者称低位瘘。

高流量瘘、低流量瘘:肠液流出量500ml/24h者,称高流量瘘,500ml/24h者,称低流量瘘。

3. 病因

创伤性:外伤、手术、内窥镜检查、人工流产等。
非创伤性:先天性、感染性、 肿瘤、肠梗阻等。

4. 病理生理改变

内稳态失衡:氧失衡、水电解质失衡。
营养不良
感染
MODS

5. 诊断

有肠液,气体或食物从创口排出,或从创面直接观察到破裂的肠管,外翻的肠粘膜,是肠瘘的主要临床表现,大部分肠瘘诊断并不困难,也有少部分瘘孔小,溢出物少或不明显,腹壁上仅有一小的脓性窦道,似肛瘘表现,须口服骨炭或颜料、瘘管造影和胃肠钡剂造影以明确诊断。

6. 治疗前的评估

6.1瘘的评估

6.1.1:初步了解瘘的原因,评估瘘的类型、部位,记录流量。

6.1.2: CT、B超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有无脓腔及脓腔的部位和大小,了解腹腔脏器有无异常或占位。

6.1.3:造影或钡灌肠,观察瘘的形态、部位、大小、走行、肠管的连续性、远端肠管有无梗阻和腹腔/腹膜后脓腔。

6.1.4:瘘管活检,了解有无结核、肿瘤等。

6.2:营养状态评估

6.2.1:人体测量,体重、皮肤褶皱、臂围和握力指标等。

6.2.2:蛋白质营养状况

6.2.3:免疫功能测定

6.3:主要脏器功能评估,心、肺、肝、肾、脑、胃肠道等

6.5:感染评估,血象、血细菌培养、脓液/引流液细菌培养

6.6: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评估

6.7:合并症的了解

6.8:评分,如APACHEⅡ评分

7、治疗

7.1:纠正内稳态失衡

肠外瘘早期,由于肠液丢失和腹腔感染而又未得到合适的处理,机体可能出现循环血容量不足、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这在高位或者说高流量肠外瘘更为明显。此时主要应以维持生命体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内稳态平衡为主。

常见的内稳态失衡有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由于补充的液体量大,超过了外周静脉的负荷,往往需要中心静脉置管,同时也为胃肠外营养提供了途径,此时的营养补充仅是为了提供机体所需的基础底物,过多反而可导致代谢紊乱。

7.2:外科引流和抗感染治疗

内稳态及营养问题的解决,因其治疗失败的患者逐步减少,感染成为肠外瘘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些实际上并不十分严重的低位肠外瘘,因重度腹腔感染(severe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IAI、指病人无能力使之局限化从而导致弥漫性、持续性、并可能致死的细菌性腹膜炎)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却十分显著,同时营养进一步损耗、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低下,继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治疗困难甚至失败,抗感染治疗由局部充分引流和全身应用抗菌素两部分组成。

肠外瘘病人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肠液溢漏至腹腔,在早期未能得到有效的引流。因此,引流是治疗肠外瘘和防治腹腔感染的关键,我们应用的引流物是滴水双套管(或称三腔管,即双套管旁附加注水管)。
放置途径有
①经原有引流途径,即拔除原有的引流管,原路放置滴水双套管,用于引流基本通畅,无其它脓腔者;
②剖腹放置,即剖腹探查、清理脓腔和坏死组织、腹腔冲洗后在肠瘘和其它有效的部位放置引流管,腹腔冲洗量一般要求100ml/kg,用于有腹膜炎和引流不畅的脓肿。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