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骨质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2016-02-29 01:27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王革非
[导读]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

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黄曲霉毒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2、黄曲霉毒素具耐热性

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裂解温度为280℃,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溶于油及一些有机溶剂,如氯仿和甲醇中,但不溶于乙醚、石油醚及乙烷。

食品中所污染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l,其毒性目前一般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1)急性中毒:
它是一种剧毒物质,毒性比氰化物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仅次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它的毒害作用无论对任何动物,发生的主要变化都是肝脏,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2)慢性中毒:
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变化特征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出现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母畜不孕或产仔少等系列症状
(3)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其致癌特点是:
A 致癌范围广,能诱发鱼类、禽类,各种实验动物、家畜及灵长类等多种动物的实验肿瘤;
B 致癌强度大,其致癌能力比六六六大1万倍;
C 可诱发多种癌,黄曲霉毒素主要诱发肝癌,还可诱发胃癌、肾癌、泪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还可出现畸胎。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