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骨质

烧伤外科

2016-02-29 01:18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曲应伟
[导读]1、烧伤是一种常见创伤,其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五左右。 2、1958年上海瑞金医院抢救成功特大面积烧伤患者邱财康是我国现代烧伤治疗的标志。 3、史济湘教授发明的异体皮开窗嵌植自体

1、烧伤是一种常见创伤,其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五左右。

2、1958年上海瑞金医院抢救成功特大面积烧伤患者邱财康是我国现代烧伤治疗的标志。

3、史济湘教授发明的异体皮开窗嵌植自体皮技术被国际上称之为“中国植皮法”。

4、1987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张明良教授发明的自体微粒皮肤移植技术,解决了特大面积深度烧伤自体皮源严重不足的难题,大大提高了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抢救成功率。

5、北京积水潭医院孙永华教授发明的自体微粒皮浆移植技术与张明良教授发明的自体微粒皮肤移植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处。

6、中国烧伤创疡研究所徐荣祥教授发明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被美国烧伤学会主席称之为烧伤治疗技术的革命,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首批面向基层推广的十项卫生技术之一。

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柴家科教授主持的特重度烧伤治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我国烧伤治疗技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近年来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观点:

10、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最根本的是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样体液渗出增加导致血容量锐减。现行补液公式强调渗出的高峰段是在伤后8小时,

11、所以要在伤后8小时补充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一半。近年来研究表明伤后0.5~2小时渗出最快,烧伤面积越大,渗出的高峰时间越提前。伤后36小时左右微血管通透性逐渐恢复正常,渗出逐渐停止,但渗出到组织间隙的液体和电解质的回收要在伤后5~7天。

12、上述发现提示按常规公式于伤后8小时补充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一半,仍嫌早期补液速度过慢,因此入院后即应快速补液,使伤后3小时左右输入计算总量的30%,伤后8小时输入总量的60~65%更符合实际需要。

13、烧伤创面因失去了正常皮肤屏障而使水蒸发量大增,304医院利用EP-I型水蒸发仪对烧伤病人进行多部位、不同深度烧伤创面水蒸发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如下

(1)正常皮肤水蒸发量为6.5~15.1ml/h/m2。

(2)烧伤后创面水蒸发量即刻升高,为65.2+10.3ml/h/m2,相当于正常蒸发量的10倍。

(3)水泡皮完整时第一天蒸发量只有12.1+2.2ml/h/m2,说明保留水泡皮可以大大减少创面水蒸发量。

(4)深度烧伤创面比浅度烧伤创面水蒸发量大,第5~6天III度焦痂创面水蒸发量能达到120ml/h/m2,这就改变了“III度创面蒸发量小”的传统观念。(5)同等烧伤深度,儿童创面水蒸发量多于成人。总的规律显示50%深度烧伤病人每天水蒸发量大约在2200~2700ml左右,若实施热风机治疗或卧悬浮床,每日增加1000ml左右。

14、304医院新的补液公式:

第一个24小时:晶胶体(1.8-2.0)ml×面积×体重(kg),5%葡萄糖3000-3500ml。

第二个24小时:晶胶体1.5m l ×面积×体重(kg),5%葡萄糖3000ml。

15、液体复苏满意指标:

(1)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达到2.6-3.0ml/kg.1%;

(2)意识清楚;

(3)心率100-110次/分;

(4)尿量80-100ml/h;

(5)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烦渴、恶心、呕吐、腹胀、消化道出血);

(6)血压正常;

(7)呼吸20-24次/分;

(8)化验指标达到血红蛋白 ≤ 150g/L,血细胞比容≤0.5

16、输液成分的选择:

(1)胶体溶液:输入胶体溶液,能改善因血浆成分外渗导致的低胶体渗透压,从而维持有效的血浆容量。常用的胶体包括(1) 血浆:因为渗出液主要成分是血浆,所以烧伤后补充血浆是比较理想的。但由于冻干血浆已被禁用,新鲜血浆来源不足,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和运输,还有传染肝炎、艾滋病之忧,因此毋须刻意追求大量血浆,根据烧伤面积大小,在第一个24小时输入400~800ml即可。

(2)白蛋白: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靠白蛋白,渗出液中白蛋白含量相当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90%,其丢失量非常可观,因此补充白蛋白对维持胶体渗透压至关重要。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又得不到白蛋白以外的血浆其他成分,因此也不宜多用,第一个24小时可输入20~40g。每输入白蛋白10g,可吸附水分200ml,45分钟即可增加血浆容量200ml。

(3)全血:由于严重烧伤后不仅是血浆成分的丢失,还有大量血细胞的破坏,所以休克期应该输全血。304医院的经验是伤后6~8小时开始输全血,因为伤后因大量血浆成分的外渗导致明显的血液浓缩,开始复苏时应首先尽快补充电解质、水分、和全血以外的胶体,待伤后6~8小时血液浓缩逐渐减轻再输全血,更有利于血液循环。全血输入量约占全天总入量的5~10%左右。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