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骨质

室早、室速的检查及治疗

2016-02-29 01:47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陈松文
[导读]室早即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是早于基础心律(多为窦性心律)提前出现的室性电活动,由希氏束分支及其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 可单独出现,也可成对出现。如果室早连续出


室早即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是早于基础心律(多为窦性心律)提前出现的室性电活动,由希氏束分支及其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 可单独出现,也可成对出现。如果室早连续出现3个以上,则成为室速(室性心动过速),有些患者可以表现为短阵室速或者持续性室速。室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触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扑动或颤动。该心律失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或正常人。室早和短阵室速犹如孪生兄弟一样,在很多患者是同时存在的。

部分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无明显不适或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则多有心悸、心跳停顿、咽喉牵拉不适等,通常会描述为“心脏跳到嗓子眼”、“脉搏漏掉”、“脉搏一下子快了一下”等。但是临床上也常见到一部分患者在频发室早的情况下已经耐受,而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室速则表现大不同,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可以比较规律也可以不规律,此外,出现的时间也可长可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一般情况下,室早、短阵室速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对患者的影响很小。但是频发室早就需要当心,需要随访观察。长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即所谓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研究发现频发有症状的室早(早搏负荷5%)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存在显著的影响,可以引起左心功能下降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室早负荷在24%时室早介导性心肌病的风险最大(敏感性79%,特异性78%)。此外,室早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及多形性室速。因此,有了室早还是需要注意当心的。

室早、室速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下述三种:折返激动,触发活动及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室早、室速可以在下列不同患者中产生: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导致心室扩张或肥厚、心肌炎和心肌病、高血压性心室肥厚、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修补术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等,均可导致室性早搏的发生。2、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的患者也常发生室早,常见起搏部位有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流出道或主动脉窦、左心室间隔部等异位兴奋灶造成。除了病因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常见的诱因,如紧张、焦虑、疲劳以及饮酒、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品;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其洋地黄最为常见;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毒副作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均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钾或低镁血症。

有了室早、短阵室速该如何检查?

1、12导联的心电图:这个是必须的,主要为了明确诊断,同时可以借此定位判断室早、室速的起源部位。

2、动态心电图或者遥测心电图:也就是holter之类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明确一下1天24小时里面有多少个室早或者多少室速,这对治疗的抉择有很大的影响。

3、心脏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超)、心脏磁共振等。一般是常规建议心超检查,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心脏的解剖结构有没有异常变化,明确心脏有没有器质性改变。在某些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磁共振、核素显像等检查。

4、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血液学检查:主要为了排除其他可逆性因素导致的室早、室速。

5、其他伴随疾病的检查: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检查。

当然,上述这些检查是否全部需要进行,则需要在临床医师的评估之后进一步考虑,有时候在网上咨询的时候是很难全面评估的。因此,建议广大患友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到门诊就诊治疗的。

那么有了室早、短阵室速该如何治疗呢?

目前对于室早、室速的关注,主要在于区分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有无可逆的病因或诱发因素。对室早、短阵室速的治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年龄、基础心脏病、患者总体情况、服药情况、家族人员有无猝死或晕厥史、电解质紊乱、代谢失衡、药物的致使心律失常效应;40岁及以上的室早患者应除外缺血性心脏病,40岁以下者应考虑非缺血性原因,包括高血压、瓣膜疾病、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疾病如长QT综合征等。

一般来说,室性早搏如果不频发、也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原则上不用药物。但是可以先进行生活习惯调整,如注意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或药物,如浓茶、咖啡等等,避免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