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骨质

淋巴水肿护理预防

2016-02-29 02:09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林允伟
[导读]淋巴水肿病人需要注意饮食上的搭配,平衡膳食,如果长期食入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刺激积聚的淋巴液,使组织纤维化,皮肤粗糙变硬。那么应该怎样平衡膳食呢? 平衡膳食包括以下几

淋巴水肿病人需要注意饮食上的搭配,平衡膳食,如果长期食入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刺激积聚的淋巴液,使组织纤维化,皮肤粗糙变硬。那么应该怎样平衡膳食呢?
平衡膳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热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蔬菜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蔬菜颜色的搭配就有所讲究了,对于淋巴水肿的患者要多食深色蔬菜。每个成人每天300~500克蔬菜 深色蔬菜达到一半。深色蔬菜,如红辣椒、菠菜,颜色比较深的绿色的、红色的,或者是紫色的,像紫甘蓝这样的菜。它的维生素,也就是β胡萝卜素含量要比浅色蔬菜高很多。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相比,前者维生素C含量也明显高一倍。β胡萝卜素,也就是我国居民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蔬菜,所以我们强调吃蔬菜主要是为了保证维生素、膳食纤维,特别是水溶性纤维,所以最好吃深色蔬菜吃到一半。
均衡营养有三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平衡膳食,是通过膳食平衡达到营养的需求,这是最高境界。第二个途径是强化膳食,如果食物不可及或者食物中的营养素不够,就需要强化。如碘,由于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原因,碘的摄入很少,所以我们在食盐里要强化碘,通过强化可以满足碘的需要。
主食是营养强化补充微量营养素的最佳途径,对于解决微量营养素不足也是上述三条途径,即合理膳食、食物强化。合理膳食,通过科学的膳食达到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是最理想的途径。
食物营养强化,即在选定的食品中,对加工生产过程中损失的、以及人们普遍缺乏的微量营养素进行“恢复性添加”。如对面粉、大米、食用油(黄油)等居民主食品进行营养强化应作为国民营养改善的主要手段。通过面粉强化,使人们通过日常的饮食就可以摄取到满足人体健康需求的营养。
主食品营养强化是补充微量营养素的最佳途径,这种方式安全可控、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它对解决淋巴水肿病人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都是非常适宜的。
对于淋巴水肿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尤其是高蛋白的食物,要少食或者不食,学会合理搭配饮食。
有人将当前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概括为“吃杂”“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点。从淋巴水肿病人营养学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将这四大特点结合,合理搭配,可能会更符合其对各种营养的需求。
首先粗细搭配。以精白粉为例,它的膳食纤维只有标准粉的1/3,而维生素B1只有标准粉的1/50;与红小豆相比二者少得更多。因此,淋巴水肿病人在主食选择上,应注意粗细搭配。至于什么样的比例最好,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将来也不可能有,还是因人而异为好。不过,多吃杂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小米和红小豆中的膳食纤维比精白粉高8倍~10倍,B族维生素则要高出几十倍,这对于增强食欲,防止诸如便秘、脚气病、结膜炎和白内障等都是有益的。我国很多地方的“二米饭”(大米和小米 )、“金银卷(面粉和玉米面)”都是典型的粗细搭配的例子,是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的。
其次是荤素搭配。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应与植物油搭配,尤应以植物油为主(植物油与动物油比例为1∶2)。动物脂肪可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和胆固醇,后者是体内合成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维生素D的原料。据最新的研究报道,胆固醇还有防癌作用。每天进食少量动物油应是有益无害的。又如,老年人容易缺钙,不妨经常用鲜鱼与豆腐一起烹调,前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后者含有丰富的钙,将两者合用,可使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鲜鱼炖豆腐,味道鲜美又不油腻,尤其适合老年人。
再如,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与肉类的搭配,如黄瓜肉片、雪菜肉丝和土豆烧牛肉等,由肉类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由蔬菜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不但营养素搭配合理,而且色泽诱人,香气四溢,更使人食欲顿增。(适量)
然后学会酸碱搭配。比如,南方有些地区讲究把鳝鱼与藕合吃。原来鳝鱼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进蛋白质吸收和利用,它又含有比较丰富的完全蛋白质(适量),属酸性食物;藕则含有丰富的天冬酰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属碱性食物。这一酸一碱,加之两者所含营养素的互补,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起着很好的作用。实际上,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烹调习惯,有很多是属于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搭配的。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