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有Gartland分型和AO分型。Gartland分型包括无移位的Ⅰ型、部分移位的Ⅱ型、完全移位的Ⅲ型;AO分型中A型为关节外骨折,分简单螺旋形或斜形的A1型、简单屈曲型的A2型、简单伸直型的A3型;B型为部分关节内骨折,分内侧支持带损伤的B1型、外侧支持带损伤的B2型、双侧支持带损伤的B3型;C型为完全关节内骨折,分简单的髁间骨折的C1型、复杂的髁间骨折的C2型、髁上合并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C3型,不同分型有各自特点及治疗需考虑的情况。
一、Gartland分型
1.Ⅰ型
特点:属于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端没有明显的移位情况,骨折线相对比较稳定,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是由于较轻的暴力引起,骨折断端的对位对线良好,周围软组织损伤相对较轻。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儿童的骨骼柔韧性相对较好,受到较轻外力时容易出现这种无移位的骨折情况。
2.Ⅱ型
特点:为部分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端有部分移位,但是远端骨折块并没有完全脱离近端骨折块的相对位置关系。此型骨折的暴力程度比Ⅰ型稍重,骨折断端存在一定程度的成角、侧方等移位情况,但整体仍有部分接触。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这种部分移位的骨折在处理上需要谨慎评估,以避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Ⅲ型
特点:是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端完全分离移位,远端骨折块与近端骨折块完全失去正常的对位对线关系。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是由于较大的暴力引起,周围软组织损伤通常也比较严重。在治疗上相对复杂,需要更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尤其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骨折复位后对肘部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AO分型
1.A型:关节外骨折
A1型:简单螺旋形或斜形骨折。骨折线呈螺旋形或斜形,骨折端相对比较规则,属于比较简单的关节外骨折类型。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都可能出现,其治疗相对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等。
A2型:简单屈曲型骨折。这种骨折是由于屈曲暴力引起,骨折端的形态相对简单,治疗时需要考虑骨折的屈曲移位情况,采取相应的复位和固定措施来恢复骨折的正常对位对线。
A3型:简单伸直型骨折。由伸直暴力导致,是较为常见的肱骨髁上骨折类型之一,治疗时要针对伸直移位的情况进行处理,确保骨折能够良好愈合,恢复肘部的正常功能。
2.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
B1型:内侧支持带损伤的骨折。骨折涉及部分关节面,并且内侧的支持带受到损伤,在治疗时需要同时考虑骨折端的复位以及内侧支持带损伤的修复等问题,以保证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B2型:外侧支持带损伤的骨折。骨折有部分关节面受累,同时外侧支持带受到损伤,治疗时要关注外侧支持带的损伤对关节稳定性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来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B3型:双侧支持带损伤的骨折。骨折累及部分关节面,且内侧和外侧的支持带都受到损伤,这种情况相对复杂,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骨折端的复位以及双侧支持带损伤的修复,以最大程度恢复肘部的功能和稳定性。
3.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
C1型:简单的髁间骨折。骨折线相对简单,累及髁间的部分,治疗时要考虑如何准确复位骨折端,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保证关节的正常功能。
C2型:复杂的髁间骨折。骨折线较为复杂,累及髁间的程度较重,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更精细的操作来恢复骨折的对位对线和关节面的完整性。
C3型:髁上合并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骨折情况非常严重,骨折端粉碎,涉及髁上和髁间部位,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要密切关注术后的恢复情况,因为这种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复杂,需要特别注意对特殊人群如儿童等的生长发育影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严重粉碎性骨折可能会对肘部的生长造成更大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保护儿童的生长板等结构。
右腿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详细]
菜刀切到手指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应根据伤口深度、清洁程度...[详细]
包皮系带撕裂或断离后,轻微撕裂可自行处理,严重撕裂或断离...[详细]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体温在36℃至37.5℃之间都正常,但由于体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