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由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全年均有发生,5~7月高发。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并伴有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表现。
(二)传染源
1.患者:感染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隐性感染者:感染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但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三)传播途径
以下三种途径可以传播手足口病。
1.消化道:经消化道(即粪-口途径)传播。
2.呼吸道: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3.密切接触:通过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疱疹液传播。被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碗筷、奶瓶、奶嘴、床上用品、内衣、医疗器具等都可以造成病毒的传播。
(四)易感人群
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
(五)病原学特征
温度在56℃以上、紫外线以及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化学物质可降低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等肠道病毒的活性,但是酒精对其无效。
1、抗凝药应用持续时间: 目前的抗凝药主要有华法林,均为口...[详细]
糖尿病饮食治疗,不只是不吃甜食和减少主食摄入量,还必须做...[详细]
蔬菜每个人都吃,但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蔬菜的营养价值,如蔬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