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英文简称MRI。是当今医学影像学范畴内用于检查和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
我们知道人体当中氢原子核为数最多,而原子核好像一个小陀螺,在不停地自旋。如果将人体放置在一个稳定的磁场中,体内的氢原子核就显磁性,从而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同的合成磁化矢量,随着特定频率的脉冲激发,使低能态氢核的磁化矢量发生偏转,并产生能量;随着脉冲激发的停止,磁化矢量的恢复,从而释放所产生的能量。这种由体内向外释放的能量以信号的方式被设备的专门线圈所接收,经计算机处理、重建而获得黑白(信号强弱不同)不同灰阶的图像。这种黑或白(即信号强弱)的差异便是由于人体的不同组织、器官,或正常和病变成分中的氢核信号产生的强弱的区别所致。
“共振”是宏观世界中相当常见的自然现象,例如一个静止的音叉在另一个振动音叉的不断作用下,即有可能引起同步振动,其先决条件是二个音叉固有的振动频率相同。在微观世界里,核子间能量吸收与释放也可引起共振,若这种能量的变化是在磁场中进行,如上所述,即称为“核磁共振”。
磁共振用在医学成像中显示或诊断病变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是以宏观或微观水成分的多少而决定。比如,大多数的炎症、坏死、缺血、变性、肿瘤以及骨折或损伤都是以水成分多于正常组织而在磁共振上得以发现病变的影像。
磁共振设备:包括磁体、梯度系统、计算机系统、信号发射及接受系统、 扫描床等。
磁共振成像简单过程:病人 —— 进入磁体 —— 身体磁化 —— 发射特定频率射频脉冲 —— 人体内氢原子核产生和释放能量 —— 释放的能量以信号的形式被接收器接收 —— 计算机处理 —— 重建出黑白灰度图像 ——显示器 —— 相机打印图像。
磁共振检查需注意的事项
为了保证磁共振检查的安全,高质量,必须严格遵循检查要求。否则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
1、体内装有心脏起博器、胰岛素泵、电子耳蜗者禁止磁共振检查。维持生命功能的装置如心脏起博器进入磁场可使起博器损坏导致心脏骤停。胰岛素泵、电子耳蜗同样会造成失灵。
2、进入扫描室前,要除去受检病人身体或衣服上的金属物、磁卡、手表、通讯设备。病人身上的金属物(靠近受检部位的)可影响检查质量,造成图像的伪影。甚至检查失败。病人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在磁场中的飞落可造成病人自身划伤;含铁磁性的金属异物在超强磁场中(如3.0T的磁共振设备)可以造成病人的局部灼伤。带入扫描室的手表、手机或其他仪表会受磁场影响失灵;各种磁卡(包括第二代身份证)会导致卡上的信息丢失。
3、体内装有金属假体、金属假齿、体内装有金属支架(证实确无铁磁性者可以,但冠状动脉支架应慎重)、眼球内存有金属异物的受检病人要向工作人员说明。眼球的金属异物在磁场中(特别是强磁场)可造成眼球划伤;动脉瘤夹脱落导致出血;体内的金属假体(含有铁磁性的)在超高场强中可产热造成组织的灼伤。
4、子宫内放置金属节育环者,若检查腰椎或骨盆时应取环后方可检查。否则影响检查质量。对于超高场的磁共振设备而言,取环前禁止作任何部位的检查,否则易造成灼伤。
5、作腹部或盆腔检查者检查前3日内不应服用含铁质的药物。胃肠道内的铁剂药物可影响检查质量,造成图像的伪影。甚至检查失败。
6、患幽闭恐惧症者不宜作磁共振检查。当进入磁体后这种病人可发生心情烦躁、胸闷气急,不能坚持完成检查。
7、因需要陪同进入扫描室的家属或其他人员同样适用上述要求。运送病员的铁质用具,如轮椅、平车、担架等禁止带入扫描室。铁质金属担架或板床可飞入扫描孔内,损坏设备并击伤病人。
磁共振检查申请单上,上述要求大都以红色字体标示,医生填写时应不要忽略,病人或家属应该给予相应的提示和告知
目前生产的钛合金,无铁磁性,如血管内的线圈、支架(冠状动脉者除外)、滤器在磁场中是安全的,但适宜的时间应为放置手术后的4-6周后方可作磁共振检查。骨科的植入物如钢板、钢针、人工关节等大多是非铁磁性的,应该是安全的。但可影像图像质量。
需要指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为安全起见,最好不作身体各部位的MR检查。因为置于冠状动脉末端的支架在进入磁场后一般不会出现危险,而置于冠状动脉主干的支架进入磁场后有的可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猝死。
一般留置动脉或静脉内的插管在磁场中是安全的,只有带有动力泵的自动程序化输液装置不能进入MR机房。
1、抗凝药应用持续时间: 目前的抗凝药主要有华法林,均为口...[详细]
糖尿病饮食治疗,不只是不吃甜食和减少主食摄入量,还必须做...[详细]
蔬菜每个人都吃,但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蔬菜的营养价值,如蔬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