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保健 文化 技术 资讯

科室导航: 骨质

X线检查常识

2016-02-29 02:10阅读: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林允伟
[导读]线检查技术是最早应用于临床进行影像诊断的检查手段。X线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即产生X线。X线有以下特点:它的波长很短,为肉眼不可见的光线;具有穿透性

线检查技术是最早应用于临床进行影像诊断的检查手段。X线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即产生X线。X线有以下特点:它的波长很短,为肉眼不可见的光线;具有穿透性,医学上可用来检查人体,工业上用于进行对工业产品探伤,交通或安全部门用于检查旅客的行李;还可使胶片感光,因此可摄取X光照片;X线的荧光作用可进行透视等。即发射X线直接照射人体,由于穿过人体(人体各种组织成分不同)后的X线量的不同衰减,使得作为接受照射的胶片感光产生差异,就形成黑白不同的照片影像。如果穿过人体的射线由荧光屏接收,就形成透视下的影像。
人体不同的组织、X线的穿透力也不同,一般分为3部分:骨或含钙化的组织,X线最不易穿透(照片上呈高密度,为白影);肌肉、液体、软组织脏器次之(呈中等密度,为灰影);脂肪和空气易穿透(呈低密度,为黑影)。相似的组织的薄厚不同也可造成密度的差异。因此,密度间差异大的组织、器官就为X线检查提供很好的自然条件。比如:胸部检查、骨骼的检查。对于密度相似的的腹部检查就无能为力,有些脏器如胃肠道则采用向腔内引入(口服或灌注)造影剂或称对比剂进行检查,称为“造影”。
X线检查的图像特点:1、X线图片属于重叠性的二维影像,比如胸片中,前、中、后的胸壁和肋骨及肺都重叠投影在图像上。2、密度分辨能力较低,对于密度(黑白)相差较小的病变不敏感。3、反映的组织及其病理变化的信息不全面,比如:胃肠道造影只能观察腔内的病变,腔外存在与否及程度不能看到。骨关节或脊柱的X线照片只能观察到骨,而软骨(如椎间盘、半月板)、肌肉、韧带、脊髓等则不能看到。尽管如此,由于X线图片简便、经济、安全,同时图像清晰,目前仍是影像检查中使用最多、最基本的方法。
X线检查方法:
透视检查:主要应用于胸部检查、胃肠道造影或血管造影时的实时观察、骨折整复等。由于检查时间较长,接受的辐射相对较多。因此,一般的胸部透视已被X线照片取代。
X线照像:一种是直接将检查部位摄照到胶片上面,目前使用较多的为胸部、四肢骨与关节、脊椎骨、乳腺(需要专用设备)、牙及牙槽骨以及腹部平片等。另一种方式是用于记录下透视中的图像,比如获得各种造影片。
将上述传统的X线技术数字化,可使X线图像密度分辨率提高,同时可以对图像做后处理、进行图像的编辑和传输等。因此,出现了数字X线摄影(DR)和计算X线摄影(CR)技术,这种对于X线技术的现代化改良,不仅提高了图像质量,方便了图像的编辑管理,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病人的接受辐射剂量。
需要指出,X线检查手段是医学影像检查和诊断的传统方法,随着其他影像检查手段的问世和开发,一些方面已经或正在为其他检查手段所替代。但是,有些检查仍然具有很大的临床使用价值,如骨关节检查、肺部检查、胃肠道检查等。


分享到: 0

热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6 © Xn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4380号-6